[实用新型]一种RFoG和PON光网络混传的波分复用收发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54726.7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51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鸿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宇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40 | 分类号: | H04B10/40;H04Q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赵健淳 |
地址: | 621052 四川省绵阳市经开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fog pon 网络 波分复用 收发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RFoG和PON光网络混传的波分复用收发组件,主要解决现有RFoG和PON系统光信号在同一根光纤内相互干扰的问题。该收发组件包括保护盒,设置于保护盒内的第一PWDM滤波器和第二PWDM滤波器,连接于第一PWDM滤波器两端的第一光纤和输入光纤,连接于第二PWDM滤波器两端的第二光纤和输出光纤,设置于保护盒两端用于固定光纤的光纤支架,连接于输入光纤另一端的接收端子,以及连接于输出光纤另一端的发射端子;其中,所述第一光纤与第二光纤通过连接器相连。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解决了RFoG和PON系统光信号在同一根光纤内相互干扰的问题。该组合方式具备信号通道隔离度高、相互干扰低、性能稳定的特点。因此,适宜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RFoG和PON光网络混传的波分复用收发组件。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通讯技术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离不开电信网、计算机网络和有线电视网及其相关多层业务的融合。这其中关于承载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RFoG(射频光纤传输)光网络与PON(无源光网络)系统光网络的功能兼容组合的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技术。由于RFoG光信号的工作波长(1550/1610nm)与PON系统光信号(1270/1310/1490/1577nm,1G/10G PON)的工作波长相互交叉,且目前单一光学滤波器的反射信号无法达到30dB的有效隔离度,因此一直以来RFoG光信号与PON光信号无法在同一根光纤内传输,否则RFoG光信号与PON光信号会造成相互干扰。
随着当前通信基站机房布线密度的增加,为减小施工难度和节约光纤布线的物质和空间资源,需要在同一根光纤内实现更多业务的共同传输,即RFoG光信号和PON光信号在同一根光纤内稳定传输。此时如何保证信号之间的有效隔离度,成为RFoG光信号和PON光信号共同传输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FoG和PON光网络混传的波分复用收发组件,主要解决现有RFoG和PON系统光信号在同一根光纤内相互干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RFoG和PON光网络混传的波分复用收发组件,包括保护盒,设置于保护盒内用于滤波分离1550nm信号解析电视信号业务并反射PON光信号到下一级的第一PWDM滤波器和输出PON系统光信号、将1610nm信号传送到系统中用于发射用户端指令的第二PWDM滤波器,连接于第一PWDM滤波器两端的第一光纤和输入光纤,连接于第二PWDM滤波器两端的第二光纤和输出光纤,设置于保护盒两端用于固定光纤的光纤支架,连接于输入光纤另一端的接收端子,以及连接于输出光纤另一端的发射端子;其中,所述第一光纤与第二光纤通过连接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PWDM滤波器为1550nm 1*4PWDM滤波器;所述第二PWDM滤波器为1610nm 1*4PWDM滤波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均为4根。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支架采用橡胶塞,所述橡胶塞上开设有用于光纤通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采用光纤熔接管。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盒采用不锈钢保护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同时传送6个及以上波长的光信号多路复用的光收发组件,解决了RFoG和PON系统光信号在同一根光纤内相互干扰的问题。实现了1270/1310/3490/1550/1577/1610nm的6波长波分复用通信系统,同时该组合方式具备信号通道隔离度高、相互干扰低、性能稳定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中混合信号在2个滤波器中均进行2次过滤,信号隔离度高达32-33dB及以上,不同业务互不干扰,信号质量稳定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宇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宇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547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