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氧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52261.1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04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祖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遂宁市第三人民医院(遂宁市船山区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西安达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68 | 代理人: | 颜田庆 |
地址: | 629000 四川省遂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学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氧器,通过连接块与吸氧器本体固定连接,外筒与连接块固定连接,若干复位弹簧与外筒固定连接,限位块与若干复位弹簧固定连接,内筒与限位块固定连接,挡块与内筒拆卸连接,导管与挡块固定连接,导管与吸氧器本体滑动连接,密封圈与导管固定连接,将内筒从外筒内拉出与导管上的挡块连接,外筒与内筒之间的复位弹簧向挡块提供拉力,将导管固定在吸氧器本体内部并吸收吸氧器本体在移动时所产生的震动,导管上的密封圈增加了导管与吸氧器本体之间的密封性,解决了吸氧器与导管进行连接时,会因患者头部的移动而造成连接端发生漏气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学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氧器。
背景技术
在呼吸内科的临床治疗上,经常要用到吸氧器给病人吸氧;
现有的在吸氧器使用时,将吸氧器固定在头部,并与供氧的导管进行连接即可进行使用;
在与供氧的导管进行连接时,会因患者头部的移动而造成连接端发生漏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氧器,旨在解决吸氧器与导管进行连接时,会因患者头部的移动而造成连接端发生漏气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氧器,包括吸氧器本体、连接组件和固定组件;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块、外筒、若干复位弹簧、限位块、内筒、挡块、导管和密封圈,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吸氧器本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吸氧器本体的一侧,所述外筒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并位于远离所述吸氧器本体的一侧,若干所述复位弹簧分别与所述外筒固定连接,均位于所述外筒内部,所述限位块与若干所述复位弹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外筒内部,所述内筒与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并贯穿所述外筒,所述挡块与所述内筒拆卸连接,并位于远离所述限位块的一侧,所述导管与所述挡块固定连接,并贯穿所述挡块,且所述导管与所述吸氧器本体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吸氧器本体内部,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导管固定连接,并位于靠近所述吸氧器本体的一侧。
通过所述固定组件将所述吸氧器本体固定在患者的头部,将所述内筒从所述外筒内拉出与所述导管上的所述挡块连接,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的所述复位弹簧向所述挡块提供拉力,将所述导管固定在所述吸氧器本体内部并吸收所述吸氧器本体在移动时所产生的震动,为所述吸氧器本体与所述导管的连接端提供稳定性,所述导管上的所述密封圈增加了所述导管与所述吸氧器本体之间的密封性。
其中,所述吸氧器本体包括吸氧管架、两个吸气管和氧气管,两个所述吸气管分别与所述吸氧管架固定连接,均位于所述吸氧管架的一侧,所述氧气管与所述吸氧管架固定连接,并位于远离所述吸气管的一侧,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氧气管固定连接,并位于远离所述吸氧管架的一侧,所述导管与所述氧气管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氧气管内部。
使用所述吸氧器本体时,将所述吸氧管架放置在患者人中位置,将所述吸气管放置在鼻腔内,所述导管所提供的氧气从所述氧气管经所述吸氧管架从所述吸气管进入患者鼻腔。
其中,所述吸氧器本体还包括两个吸氧头,两个所述吸氧头分别与两个所述吸气管固定连接,均位于远离所述吸氧管架的一侧。
所述吸氧头用于填补所述吸气管与鼻腔之前的缝隙,从而提高患者的吸氧效率。
其中,所述吸氧器本体还包括两个药物连接管和两个滤网,两个所述药物连接管分别与所述吸氧管架固定连接,均位于所述吸氧管架两侧,两个所述滤网分别与两个所述药物连接管固定连接,均位于所述药物连接管内部。
添加的挥发性药剂可通过所述药物连接管进入所述吸氧管架和氧气一起送入患者鼻腔,所述滤网对药剂的颗粒物进行过滤。
其中,所述吸氧器本体还包括第一海绵垫,所述第一海绵垫与所述吸氧管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吸氧管架外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遂宁市第三人民医院(遂宁市船山区人民医院),未经遂宁市第三人民医院(遂宁市船山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522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