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防黏连的医用PU膜敷料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50160.0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31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飞;高琦;杨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尚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防黏连 医用 pu 敷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敷料领域,具体一种新型防黏连的医用PU膜敷料。一种新型防黏连的医用PU膜敷料,包括最顶层的防护纸层,在防护纸层的下部设置有PU膜层,所述PU膜层的中部设置有药棉层,在药棉层的两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横向吸收线,是药棉层两侧的还设置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纵向吸收线,所述横向吸收线和纵向吸收线交错设置,所述药棉层、横向吸收线和纵向吸收线均固定在PU膜层上;在PU膜层的下部设置有固定纸层。该种PU膜敷料可以有效的防止敷料和皮肤的黏连,并且可以有效提高对渗液的吸收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敷料领域,具体一种新型防黏连的医用PU膜敷料。
背景技术
医用敷料的种类很多,如有消毒纱布,消毒无纺布,普通的涂压敏胶薄膜敷料等等,这些敷料都可以针对不同的伤口,但这些敷料都存在着使用过程与伤口接触后有粘连的缺点。因此新的敷料种类不断出现,比如凝胶类的敷料,但应用范围还有待扩大。聚氨酯薄膜类的敷料相比于胶布和消毒纱布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使用较长时间之后由于其和皮肤紧密贴合,在撕除时会有较大难度,容易造成皮肤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防黏连的医用PU膜敷料,该种PU膜敷料可以有效的防止敷料和皮肤的黏连,并且可以有效提高对渗液的吸收能力。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防黏连的医用PU膜敷料,包括最顶层的防护纸层,在防护纸层的下部设置有PU膜层,所述PU膜层的中部设置有药棉层,在药棉层的两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横向吸收线,是药棉层两侧的还设置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纵向吸收线,所述横向吸收线和纵向吸收线交错设置,所述药棉层、横向吸收线和纵向吸收线均固定在PU膜层上;在PU膜层的下部设置有固定纸层。
优选的,所述横向吸收线的长度小于PU膜层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纵向吸收线的长度小于PU膜层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防护纸层和固定纸层均采用离型纸。
优选的,所述横向吸收线和纵向吸收线采用棉线或无菌棉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PU膜层的下部设置有纵向吸收线和横向吸收线,纵向吸收线和横向吸收线交错设置,在平整的PU膜中增添了一些起伏,在贴附到皮肤上之后也和皮肤形成了一定的间隙,减少了附着面积,在去除时较为容易。显然的,横向吸收线和纵向吸收线的设置不应当太过密集,否则起不到较好的粘附作用。纵向吸收线和横向吸收线与药棉层连接,药棉层应当放置在伤口位置处,当伤口处有渗液渗出时,可以通过纵向吸收线和横向吸收线吸收,避免其一直在伤口附近无法导出,影响伤口愈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PU膜层下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防护纸层;2、PU膜层;3、药棉层;4、横向吸收线;5、纵向吸收线;6、固定纸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新型防黏连的医用PU膜敷料,包括最顶层的防护纸层1,在防护纸层1的下部设置有PU膜层2,所述PU膜层2的中部设置有药棉层3,在药棉层3的两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横向吸收线4,是药棉层3两侧的还设置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纵向吸收线5,所述横向吸收线4和纵向吸收线5交错设置,所述药棉层3、横向吸收线4和纵向吸收线5均固定在PU膜层2上;在PU膜层2的下部设置有固定纸层6。
横向吸收线4的长度小于PU膜层2的长度,所述纵向吸收线5的长度小于PU膜层2的宽度,所述防护纸层1和固定纸层6均采用离型纸,所述横向吸收线4和纵向吸收线5采用棉线或无菌棉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尚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尚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501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