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型开塞露给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49221.1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08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高亚娜;张华;赵园;韩革燕;吴育锋;何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东律师事务所 11499 | 代理人: | 张乐中 |
地址: | 45000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型开塞露 装置 | ||
改良型开塞露给药装置,包括中空的延长管,所述延长管上侧固定连接有中空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侧螺纹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侧固定连接有储药罐,所述储药罐上侧设置有增压结构,所述增压结构上侧设置有按压块。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开塞露导管长度太短,插入过浅,药液挤入直肠后容易外溢,且开塞露制剂的导管硬、塑料胶壳不能充分挤捏,而使药液不能被全部挤入直肠内,导管及颈部会残留药液,导致药液浪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改良型开塞露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开塞露灌肠液一般盛装在带导管的球形塑料囊中,使用时,将前端导管及颈部插入患者肛门内,然后挤压球囊,将药液挤入患者体内,主要用于缓解便秘症状,用于长期便秘,顽固性便秘的治疗;
临床使用过程中,现有开塞露导管长度太短,不方便医务人员进行准确的插管,插入过浅,药液挤入直肠后容易外溢,刺激作用小,排气、排便反射弱,促进肠功能恢复的作用也相对较弱;而且开塞露制剂的导管硬、塑料胶壳不能充分挤捏,而使药液不能被全部挤入直肠内,导管及颈部会残留药液,导致药液的浪费;所以急需改良型开塞露给药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改良型开塞露给药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开塞露导管长度太短,不方便医务人员进行准确的插管,插入过浅药液挤入直肠后容易外溢,且开塞露制剂的导管硬、塑料胶壳不能充分挤捏,而使药液不能被全部挤入直肠内,导管及颈部会残留药液,导致药液浪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改良型开塞露给药装置,包括中空的延长管,所述延长管上侧固定连接有中空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侧螺纹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侧固定连接有储药罐,所述储药罐上侧设置有增压结构,所述增压结构上侧设置有按压块。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上侧固定连接有锥形块,所述锥形块上侧开有多个大小相同、分布均匀的导液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中侧固定连接有封盖,所述封盖是塑料材质。
优选的,所述延长管外圆周设置有刻度值。
优选的,所述增压结构包括与所述储药罐上侧固定连接中空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侧固定连接有中空的泵体,所述泵体内壁上侧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泵体滑动连接,所述活塞上端固定连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上侧与所述推拉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泵体上端固定连接有封条,所述封条左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分布均匀的塑料条,所述塑料条与所述推拉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下侧固定连接有顶板。
优选的,所述储药罐是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一边按压所述储药罐的同时,进行按压所述按压块,通过所述增压结构的增压,可将所述储药罐中的开塞露充分导入患者需要注射的部位,方便医务人员将开塞露充分注射到患者需要注射的部位,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2.通过所述延长管的刻度值,方便医务人员可根据刻度值将所述延长管准确放置到患者需注射开塞露部位合适的深度,避免延长管过长或过短不利于患者开塞露的涂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型开塞露给药装置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型开塞露给药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型开塞露给药装置的连接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型开塞露给药装置的连接管结构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肿瘤医院,未经河南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492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卧式加工台多向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线盒活动板自动安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