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竹制品合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42857.3 | 申请日: | 2021-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90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双平;李先启;刘惠槟;伍森丽;柴祖星;刘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重庆市开州区中等卫生职业学校) |
| 主分类号: | F26B5/14 | 分类号: | F26B5/14;F26B9/04;F26B23/06;F26B25/06 |
| 代理公司: | 重庆莫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79 | 代理人: | 刘强 |
| 地址: | 405499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制品 合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制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竹制品合成装置,压板与顶板固定连接,加热块与压板固定连接,槽体设置于底座的上方,板体上设置有第一过水孔,板体与槽体固定连接,板体将槽体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用于放置待加热的竹纤维,下腔体用于存放废水;槽体的两侧壁均设置有移动槽,滑动块的一端与板体固定连接,滑动块的另一端贯穿移动槽,滑动块远离板体的一端设置有贯穿孔,每个移动槽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侧板,每个侧板上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通孔,螺栓贯穿通孔和贯穿孔,并与螺母螺纹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设置,使得竹制品合成装置的结构设计更加合理,用户体验感更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制品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制品合成装置。
背景技术
竹纤维作为竹制品中的一种,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纤维素纤维,继棉、麻、毛、丝后的第五大天然纤维。竹原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而竹纤维板合成装置是将竹纤维进行加工最后将其合成竹纤维板。
但是现有的竹纤维板合成装置结构设计不合理,用户体验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制品合成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竹纤维板合成装置结构设计不合理,用户体验感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竹制品合成装置,包括底座、四个气缸、顶板、压板、加热块、槽体、板体、滑动块、侧板、螺栓和螺母,四个所述气缸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四个底角处,四个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均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压板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块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压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端,所述槽体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且所述槽体位于所述加热块的正下方,所述板体上设置有第一过水孔,所述板体与所述槽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槽体的内部,所述板体将所述槽体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用于放置待加热的竹纤维,所述下腔体用于存放废水;
所述槽体的两侧壁均设置有移动槽,所述滑动块的一端与所述板体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移动槽,所述滑动块远离所述板体的一端设置有贯穿孔,每个所述移动槽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侧板,每个所述侧板上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螺栓贯穿所述通孔和所述贯穿孔,并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
通过将所述滑动块沿着所述移动槽的长度方向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调节所述板体的位置,以此调整所述上腔体的空间大小,从而能够使得操作者根据竹纤维的重量而适当调整所述上腔体的大小,待所述上腔体的大小调节完成后,即可利用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贯穿孔,并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以此完成对所述板体位置的限定。
其中,所述竹制品合成装置还包括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与所述板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板体的上方,所述加热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过水孔,且每个所述第二过水孔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过水孔重合。
所述加热板能够对所述上腔体底部的竹纤维进行加热,进一步加快竹纤维内水分的流失速度。
其中,所述竹制品合成装置还包括导水管,所述导水管与所述槽体固定连接,且所述导水管与所述下腔体连通。
由于对所述上腔体内的竹纤维进行挤压加热,竹纤维内多余的水会依次经过所述第二过水孔和所述第一过水孔流入至所述下腔体,之后通过所述导水管排出。
其中,所述竹制品合成装置还包括收集槽,所述收集槽设置在所述槽体的一侧,且安置于所述导水管的下方。
所述收集槽能够对从所述导水管排出的水进行收集。
其中,所述竹制品合成装置还包括阀门,所述阀门与所述导水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导水管的侧壁。
所述阀门的设置,能够用于控制所述导水管是否将所述下腔体内的水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重庆市开州区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未经重庆市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重庆市开州区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428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