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浮控制电路板布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42676.0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52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佟来生;罗华军;张文跃;朱跃欧;蒋毅;汤彪;周源;陈启发;姜宏伟;朱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3/06 | 分类号: | B60L13/06;H05K1/18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张珉瑞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浮 控制 电路板 布局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浮控制电路板布局结构,包括电路板,还包括设于电路板上的控制芯片模块、第一接插件、第二接插件、模拟信号调理模块、通信模块和储存模块;所述控制芯片模块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中部;所述第一接插件位于所述电路板的左上角;所述第二接插件位于所述电路板的右上角;所述模拟信号调理模块位于所述第一接插件与所述控制芯片模块之间;模拟信号调理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插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模块连接;所述储存模块位于所述控制芯片模块下方且与控制芯片模块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减小了悬浮控制电路板在悬浮控制箱内占用的体积,提高了悬浮控制箱内空间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浮列车控制电路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浮控制电路板布局结构。
背景技术
悬浮控制电路板主要负责外部信号采集、处理、控制算法实现、控制量输出和通信等功能,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成本低、体积小等优势。
目前,中低速磁浮列车的悬浮控制箱体积小、器件多、布局复杂。其中,与列车悬浮控制直接相关的电路板种类和数量多、需要多块电路板配合使用、占用空间大,降低了控制箱的可靠性,且不利于后期维护。
因此,亟待开发一种悬浮控制电路板,使得仅用一块悬浮控制电路板即可实现多块电路板的功能,可减小电路板的体积,减少接插件数量,提高控制箱的可靠性,降低悬浮控制电路板冗余策略的实施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悬浮控制电路板需要多块电路板配合使用、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浮控制电路板布局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悬浮控制电路板布局结构,包括电路板,还包括设于电路板上的控制芯片模块、第一接插件、第二接插件、模拟信号调理模块、通信模块和储存模块;所述控制芯片模块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中部;所述第一接插件位于所述电路板的左上角;所述第二接插件位于所述电路板的右上角;所述模拟信号调理模块位于所述第一接插件与所述控制芯片模块之间;模拟信号调理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插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模块连接;所述储存模块位于所述控制芯片模块下方且与控制芯片模块连接;所述控制芯片模块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接插件、第二接插件连接。
由此,减小了悬浮控制电路板在悬浮控制箱内占用的体积,提高了悬浮控制箱内空间利用率。集成化程度更高的悬浮控制电路板,缩减了电路板间的接插件数量,提高了悬浮控制电路板可靠性,抗电磁干扰能力更好。更小的悬浮控制电路板,为悬浮电路板冗余方案的工程实现,提供更好的实施条件。
优选地,控制芯片模块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控制芯片和第二控制芯片;第一控制芯片和第二控制芯片通过数字并口通信;所述储存模块位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下方且与第一控制芯片连接。
优选地,所述模拟信号调理模块包括模拟信号运放电路模块、DAC模块和ADC模块;所述DAC模块和ADC模块平行设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上方,所述模拟信号运放电路模块位于DAC模块和ADC模块的上方;模拟信号运放电路模块的一端与第一接插件连接,另一端分别与DAC模块和ADC模块的一端连接;DAC模块和ADC模块的另一端均与第二控制芯片连接。
优选地,所述模拟信号运放电路模块的右侧还设有数字信号隔离输出模块;数字信号隔离输出模块的一端与第二控制芯片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接插件、第二接插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右侧还设有数字信号隔离输入模块;数字信号隔离输入模块的一端与第二接插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控制芯片连接。
优选地,所述通信模块包括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和第三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位于DAC模块的左侧,第一通信模块位于第二通信模块的左侧;第三通信模块位于数字信号隔离输入模块的下方;第一通信模块的一端与第一接插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控制芯片连接;第二通信模块的一端与第一接插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控制芯片连接;第三通信模块的一端与第二接插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控制芯片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426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检修的控制箱
- 下一篇:一种蓄热式氧化炉专用横向卧推密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