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离心式压滤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42235.0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80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珂;陆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7 | 分类号: | C02F11/127;C02F1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孙彦斌;晁璐松 |
地址: | 10012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污水处理 污泥 离心 压滤 脱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厂污泥离心式压滤脱水装置,包括:箱体;脱水机构,其转动连接于箱体的内部;动力输出机构,其固定连接在箱体前端的上端;以及输送机构,输送机构贯穿设置在箱体的内部;脱水机构包括脱水筒体,脱水筒体的前端开设有进料口,脱水筒体的表面开设有脱水孔,脱水筒体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脱水筒体的末端开设有出料口,且脱水筒体内壁固定安装有滤布,脱水筒体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压滤刮板;动力输出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机,第一电动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的底部齿轮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与驱动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满足污泥脱水效果的同时可以实现快速进出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污水处理厂污泥离心式压滤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处理厂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污泥脱水,污水厂每天产生的污泥量较大,污泥必须经过脱水后将体积减少,才能方便后续的处理处置。脱水机的作用就是对污泥进行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固液分离的原理就是混合液流通过过滤系统把液体和固体分离。目前污水厂常用的脱水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离心脱水机,一类是板框压滤机。
离心脱水机自动化程度较高,可以实现连续进出料,处理效率较高,但是污泥脱水率效果较差,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只能达到80%左右。板框压滤机自动化程度较低,污泥脱水效果较好,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可达到70%,但是该设备结构较为复杂,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损坏时难以短时间内修复,另外脱水后滤块出料及滤布拆卸清洗较为繁琐困难,极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满足污泥脱水效果同时可以实现快速进出料,且结构简单、工作效率较高的脱水机。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厂污泥离心式压滤脱水装置,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厂污泥离心式压滤脱水装置,包括:箱体;脱水机构,脱水机构转动连接于箱体的内部;动力输出机构,动力输出机构固定连接在箱体前端的上端;以及输送机构,输送机构贯穿设置在箱体的内部;其中,脱水机构包括脱水筒体,脱水筒体的前端开设有进料口,脱水筒体的表面开设有脱水孔,脱水筒体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脱水筒体的末端开设有出料口,且脱水筒体内壁固定安装有滤布,脱水筒体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压滤刮板;并且其中,动力输出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机,第一电动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的底部齿轮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与驱动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驱动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从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之间形成齿轮连接结构。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箱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与驱动连杆固定连接在一起,且形成转动连接结构,第一电动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支撑平台,电动机支撑平台正下方固定连接有平台支撑架。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箱体内部四个拐角固定焊接有轴承座,轴承座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第一从动齿轮两侧对称开设有轴承轨道,第二轴承与轴承轨道之间形成滚动连接结构。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输送机构包括支撑托板,支撑托板的上表面对称固定焊接有滚轴支架,且其一侧拐角处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机,滚轴支架的上方转动连接有滚轴,第二电动机的驱动端驱动滚轴转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滚轴上方套接有传动带,支撑托板的正下方固定焊接有托板支架,托板支架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滚轮,支撑托板一侧拐角处固定有配重块。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脱水筒体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滤布压条,滤布位于滤布压条与脱水筒体内壁之间,滤布压条为环形薄片结构,脱水筒体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栓,第一固定螺栓与滤布压条形成螺纹连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422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