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柴油增程式电动轻卡电池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41163.8 | 申请日: | 2021-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27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罗锋;邓建明;于勤;张俊;代士青;张萍;邹发明;龚循飞;吴静;熊慧慧;易健;施鑫隆;符俊;董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71;H01M10/42;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67 |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余鹏锦 |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 程式 电动 电池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增程式电动轻卡电池包结构,包括设置在车架两纵梁之间的电池包支架,电池包支架内设置有上层BDU组件与下层模组,电池包支架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水冷板,电池包支架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盖板,上层BDU组件包括低压通讯接口、充电通讯接口、主回路通讯接口、BDU模块、BMS模块以及多个采集子板。下层模组包括水入口、水出口、互联水管和电芯模组,其中一个水冷板内设置有与水入口连通的管道,另一个水冷板内设置有与水出口连通的管道,互联水管用于连通两个水冷板之间的管道。将电池包布置在车架的内侧,即车架两纵梁之间,减少了占用空间,从而将车架外围两侧空间尽量空出以适应特种车的改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池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柴油增程式电动轻卡电池包结构。
背景技术
在纯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包作为汽车唯一的动力来源,动力电池包电能的高低决定了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提高动力电池包电能的方法有两种:采用高容量的电芯,使用更多的电芯。一般电芯容量越高,成本也越高。因此优化动力电池包的结构,尽量使用更多的电芯成为动力电池设计过程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现有的技术中,参照图1,为现有纯电动4.5T轻卡商用车的电池包结构,其在纵梁两侧分别布置一个电池包,这样的布置由于纵梁两侧的空间被电池包占据,电池包占用空间大,导致很难适应清障车,自卸车等特种车改制,比如增加拖地扫把、车架侧面增加取力器及取力器油箱等配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柴油增程式电动轻卡电池包结构,其能够布置在车架的内侧,即车架两纵梁之间,减少了占用空间,从而将车架外围两侧空间尽量空出以适应特种车的改制,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柴油增程式电动轻卡电池包结构,包括设置在车架两纵梁之间的电池包支架,所述电池包支架内设置有上层BDU组件与下层模组,所述电池包支架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水冷板,所述电池包支架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上层BDU组件包括低压通讯接口、充电通讯接口、主回路通讯接口、BDU模块、BMS模块以及多个采集子板;
所述下层模组包括水入口、水出口、互联水管和电芯模组,其中一个所述水冷板内设置有与所述水入口连通的管道,另一个所述水冷板内设置有与所述水出口连通的管道,所述互联水管用于连通两个所述水冷板之间的所述管道。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低压通讯接口与整车低压线束连接,通过整车控制策略进行电池包的充放电功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池包支架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可拆卸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四个直角三角支架,所述直角三角支架的一端用于固定电池包,另一端用于固定所述电池包支架。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池包支架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电池包安装固定的T型槽,所述T型槽内设置有滑块螺母,所述直角三角支架上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直角三角支架与所述滑块螺母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芯模组包括108 个电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电池包布置在车架的内侧,即车架两纵梁之间,而不布置在车架两外侧,减少了占用空间,从而将车架外围两侧空间尽量空出以适应特种车的改制,提高了实用性。并且电池包分为两层,上层BDU组件和下层模组,以缩减以往电池包的平铺结构,从而将多余的平铺空间布置其他零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411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建筑用起吊架
- 下一篇:一种智能手持执法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