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收纳茶具及煮茶的桌子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38856.1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25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江颖;黄惠娥;罗秀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仰恩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B31/00 | 分类号: | A47B31/00;A47B31/02;A47B13/00;A47B13/08;A47J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14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收纳 茶具 桌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方便收纳茶具及煮茶的桌子,包括桌子本体,桌子本体包括上桌板、下桌板和圆柱形支杆,桌子本体呈从上桌板至下桌板逐渐缩小的锥形腔体结构,锥形腔体结构侧面均匀布设圆柱形支杆且一侧设有弧形开口,上桌板顶部矩形放置凹槽,放置凹槽从左至右依次包括煮茶装置、茶叶放置槽和茶具消毒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从上至下逐渐缩小的锥形腔体结构,用于放置桶装纯净水,而且出水口与煮茶装置连接,实现使用桶装水进行煮茶,尤其是白茶等品种,符合不断更新的泡茶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对日常泡茶使用的工具进行统一收纳且保证卫生,泡茶桌尺寸紧凑且上桌板后侧设有户型护栏,特别适用于家居使用,体积小但实用,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桌子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方便收纳茶具及煮茶的桌子。
背景技术
品茶是能够修身养性的一个过程,全国各地都有喝茶的习惯,特别在福建闽南地区,在品茶的过程中,往往我们需要用到品茶桌和茶具等。现有的品茶桌通常不具备煮茶的功能,而且现在泡茶用的都是桶装纯净水而不直接接自来水,现有的很多茶桌都没有设计容纳桶装水的位置,导致桶装水放在茶桌一侧,占用空间且不美观,同时,平时茶具包括茶盘、茶杯等都需要经常清洗消毒,保证卫生干净。
现有的煮茶茶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考虑泡茶需要先烧水,需要有烧水装置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854893U),其公开了一种泡茶喝茶时使用的茶桌,通过设置桌面板和支撑桌面板的支架,桌面板上设有向下凹陷的废水槽,废水槽的上端口放置有可承载茶具的托盘,托盘上设有通孔,废水槽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排水口连接有可与地面排水通道相通的排水管,桌面板上设有水龙头和用于烧水的电加热装置,水龙头的进水口位于桌面板下方,进水口连接有可与自来水管道相通的进水管,电加热装置的电源线穿过桌面板并与支架内的市电插座配合,排水管、进水管和电源线位于支架内腔之中,达到通过烧水泡茶且能排泄废水的功能。
该方案在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现在泡茶都采用桶装纯净水泡茶,采用自来水泡茶会影响口感等的情况,同时,由于现在一些茶叶是采用蒸汽煮茶的形式进行泡茶,当遇到白茶等需要采用蒸汽煮茶时,会出现不能泡白茶的情况。所以,需要进一步地提高泡茶装置的多功能性和新颖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方便收纳茶具及煮茶的桌子,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方便收纳茶具及煮茶的桌子,包括桌子本体,所述桌子本体包括上桌板、下桌板和圆柱形支杆,所述桌子本体呈从所述上桌板至所述下桌板逐渐缩小的锥形腔体结构,所述锥形腔体结构侧面均匀布设所述圆柱形支杆且一侧设有弧形开口,所述上桌板顶部矩形放置凹槽,该放置凹槽从左至右依次包括煮茶装置、茶叶放置槽和茶具消毒装置。
更进一步,所述弧形开口适配装设有门体,该门体侧面装设有夹紧卡锁。
更进一步,所述锥形腔体结构体积适配套接桶装水。
更进一步,所述茶具消毒装置和所述煮茶装置均外接有接电插头。
更进一步,所述上桌板后侧装设有弧形护栏。
通过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从上至下逐渐缩小的锥形腔体结构,用于放置桶装纯净水,而且出水口与煮茶装置连接,通过该装置实现可使用桶装水进行煮茶,尤其是白茶等品种,十分符合不断更新的泡茶方式,结构简单。
2、本实用新型在上桌板顶部设置煮茶装置、茶叶放置槽和茶具消毒装置,有效的对日常泡茶使用的工具进行统一有序收纳且保证茶具干净,不滋生细菌,泡茶桌尺寸紧凑且上桌板后侧设有户型护栏,特别适用于家居使用,体积小但实用,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仰恩大学,未经仰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388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盏烧制用柴烧窑
- 下一篇:一种不同碱度烧结矿生产转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