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座冲孔后整形去毛刺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38543.6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87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殷志胜;田敬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豪迈精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9/00 | 分类号: | B21D19/00;B21D37/10;B24B9/04;B24B4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孟雪 |
地址: | 261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座 冲孔 整形 毛刺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座冲孔后整形去毛刺模具,它属于模具领域,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上设有下外形定位凹槽与支座底部外形匹配,所述下外形定位凹槽内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支座的减重孔外形匹配,所述凸台设有导向坡度;所述上模上设有上外形定位凹槽,所述上外形定位凹槽与支座上部外形匹配,所述上外形定位凹槽内设有毛刺环切刀,所述毛刺环切刀端部可微小形变,所述毛刺环切刀环外设有打磨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座冲孔后整形去毛刺模具。
背景技术
本方案针对的是一种支座,如图3所示,后期还需要加工部分安装孔,而对该部分结构不再详述,本方案重点对于该支座在锻造完毕后,需要冲切中间减重孔这一技术进行描述,由于产品结构特点,会在减重孔沿冲切方向的一周拉出毛刺,如图3所示,毛刺具体的位置为支座减重孔的上方,减重孔上方周围因冲切形成一定坡度,原工艺此毛刺需要后工序进行人工打磨,效率低下(15s/件),由于冲减重孔导致的变形,还需要对其在整形模具上整形,因此造成该工件整体加工周期长,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合相关领域多年的设计及使用经验,辅以过强的专业知识,设计制造了一种支座冲孔后整形去毛刺模具,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对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支座冲孔后整形去毛刺模具,将支座冲孔后通过模具实现整形去毛刺复合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支座冲孔后整形去毛刺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上设有下外形定位凹槽与支座底部外形匹配,所述下外形定位凹槽内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支座的减重孔外形匹配,所述凸台设有导向坡度;
所述上模上设有上外形定位凹槽,所述上外形定位凹槽与支座上部外形匹配,所述上外形定位凹槽内设有毛刺环切刀,所述毛刺环切刀端部可微小形变,所述毛刺环切刀环外设有打磨层。
优选的,所述毛刺环切刀的内环尺寸略大于减重孔外形尺寸,所述毛刺环切刀向环内形变时的内环尺寸小于减重孔外形尺寸。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毛刺环切刀在与支座接触后,会沿着支座本身的结构向毛刺环切刀环内形变,从而使毛刺环切刀端部对毛刺施加横向的力,切断毛刺,由于凸台上的导向坡度,使得减重孔上方与凸台顶部之间有一定间隙,进而不影响毛刺环切刀端部向环内的形变,同时,毛刺还会进入该间隙,不会因毛刺掉落到支座上影响整形,从而一举两得,一方面去除了毛刺,另一方面完成了整形工作。
2.本实用新型毛刺环切刀环外设有打磨层能够随着上模下移对切削后的毛刺位置进行打磨,从而提高表面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支座冲孔后整形去毛刺模具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支座冲孔后整形去毛刺模具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模、2-下外形定位凹槽、3-凸台、4-导向坡度、5-上模、6-上外形定位凹槽、7-毛刺环切刀、8-打磨层、100-支座、101-减重孔、102-毛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上模5和下模1,下模1上设有下外形定位凹槽2与支座100底部外形匹配,下外形定位凹槽2内设有凸台3,凸台3与支座100的减重孔101外形匹配,为方便支座100安放,凸台3设有导向坡度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豪迈精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豪迈精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385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电子墨水屏的数字万用表
- 下一篇:一种导向条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