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碰撞风险识别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37463.9 | 申请日: | 2021-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17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用江;王宏波;马文耀;孙墨林;肖秀春;李乃医;冯志国;肖来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缪友益 |
| 地址: | 52408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碰撞 风险 识别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船舶碰撞风险识别监测装置,包括监测显示装置、船上监测装置和水下监测装置,所述船上监测装置通过线缆电性连接于监测显示装置,所述船上监测装置的顶部电性连接分布有风速传感器、风量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和监控摄像头,所述水下监测装置通过线缆电性连接于监测显示装置,所述水下监测装置的右端设有第二控制箱,所述第二控制箱的右端电性连接分布有防水摄像头、声纳传感器和水压传感器,所述监测显示装置的顶部电性连接有警示灯。该船舶碰撞风险识别监测装置,便于直接实时监测船舶上的风速、风量和雨量,实时监控,实时监测船舶下的物体和水压,在超出监控设定值时发出警报,降低了船舶碰撞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碰撞风险识别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各种船只的总称,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针对沿海、内河等水域的船舶碰撞风险智能化识别需求,以船舶交通的安全和高效为目标,紧扣船舶交通行为特征和约束条件,采用聚类分析研究个体船舶碰撞风险计算方法,根据链路预测识别高碰撞风险船舶,开发基于大数据的船舶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解决船舶交通管理的人工决策效率低和工作量大,以及难以实现的智能决策等问题。
目前,现有的船舶碰撞风险识别监测装置存在如下问题:(1)难以安全监测船舶上和水下,无法实时监测风速、风量和雨量自然因素,水下的物体和水压无法监测,可能会导致触礁,安全性能低,超出监测设定值时发出警报,增加了船舶碰撞风险;(2)不便稳定安装监测装置,不便拆卸,成本高。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舶碰撞风险识别监测装置,解决了难以安全监测船舶上和水下,无法实时监测风速、风量和雨量自然因素,水下的物体和水压无法监测,可能会导致触礁,安全性能低,超出监测设定值时发出警报,增加了船舶碰撞风险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船舶碰撞风险识别监测装置,包括监测显示装置、船上监测装置和水下监测装置,所述船上监测装置通过线缆电性连接于监测显示装置,所述船上监测装置的底部中间焊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部焊接有底座,所述船上监测装置的顶部电性连接分布有风速传感器、风量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和监控摄像头,所述水下监测装置通过线缆电性连接于监测显示装置,所述水下监测装置的右端设有第二控制箱,所述第二控制箱的右端电性连接分布有防水摄像头、声纳传感器和水压传感器,所述监测显示装置的顶部电性连接有警示灯,所述监测显示装置的后端中间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后端焊接有第一安装环,所述第一安装环的后端设有第二安装环,所述第一安装环与第二安装环的两端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之间贯穿连接有定位螺栓。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环与第二安装环均为弧形结构,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监控摄像头的底部连接有转轴杆,所述防水摄像头的左端转动连接有转轴座,所述转轴座的中间连接有调节螺栓。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与立柱的下端外部焊接分布有加强筋,所述底座与水下监测装置的外端贯穿连接分布有定位螺栓。
(三)有益效果
(1)该船舶碰撞风险识别监测装置,通过在监测显示装置电性连接的船上监测装置,便于直接实时监测船舶上的风速、风量和雨量,并且可实时监控前方航线,安全性能高,可稳定的安装于船舶上方,通过在监测显示装置电性连接的水下监测装置,便于直接实时监测船舶下的物体和水压,并且可实时监控水下前方,避免触礁,通过在监测显示装置顶部电性连接的警示灯,可高效的在超出监控设定值时发出警报,实用性强,有效的降低了船舶碰撞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374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层升降电取暖桌
- 下一篇:一种楼面保温隔声系统隔断声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