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头的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36702.9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75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安磊;黄荣文;张金美;何海珊;赵盟霄;赵琼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 |
代理公司: | 昆明金科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6 | 代理人: | 杨钊霞 |
地址: | 650224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防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头的防护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呈矩形,所述主体的两端分别呈开口状,所述主体的内部滑动设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端面贯穿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轴心与所述主体轴心同心设置,所述通槽的内表面设有与汽车充电头固定的固定装置,所述主体的一端设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保护盖对称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一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保护盖对汽车充电头进行保护,在主体上设置条形槽,条形槽内设置转轮,转轮通过活动块的活动带动其旋转,而转轮通过连接杆与保护盖连接,从而当活动主体时,主体相对活动块产生移动,进而带动转轮旋转,使得保护盖打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头的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和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和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以及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其中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混合动力汽车是指驱动系统由两个或多个能同时运转的单个驱动系联合组成的车辆,车辆的行驶功率依据实际的车辆行驶状态由单个驱动系单独或多个驱动系共同提供。因各个组成部件、布置方式和控制策略的不同,混合动力汽车有多种形式,对于纯电动和混动汽车都需要使用充电桩进行充电。
为新能源汽车充电过程中,需要用到新能源汽车充电枪,但是传统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枪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能有效对充电枪上充电插口进行保护,导致充电插口中易进入水和杂物,影响充电枪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头的防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头的防护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呈矩形,所述主体的两端分别呈开口状,所述主体的内部滑动设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端面贯穿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轴心与所述主体轴心同心设置,所述通槽的内表面设有与汽车充电头固定的固定装置,所述主体的一端设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保护盖对称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一端,所述主体的侧壁靠近所述保护盖的一端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条形槽分别于所述保护盖相对应,所述条形槽远离所述保护盖的一端内表面分别转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外表面设有齿牙,所述转轮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保护盖固定,所述活动块的外表面对应所述转轮处分别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表面分别设有与所述齿牙相啮合的齿条,所述主体的内表面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活动块的外表面对应所述第一滑槽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槽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滑块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主体靠近所述保护盖的一端表面呈弧形,所述保护盖与所述主体接触的表面分别与之配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二滑槽,所述通槽对应远离所述保护盖的一端呈锥形,所述第二滑槽设置在所述通槽对应呈锥形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表面分别滑动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第二滑槽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滑块之间分别设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二滑块的截面分别呈楔形。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两个表面分别设有弧形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367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石炉出炉小车车轮拆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船舶俯仰模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