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造纸污泥沉降处理塔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35025.9 | 申请日: | 2021-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75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辉;刘瑜;李炎滨;吕钰国;张树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泓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28 |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章明美 |
| 地址: | 255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纸 污泥 沉降 处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造纸污泥沉降处理塔,包括沉降塔,所述沉降塔的上方连接设有絮凝池,所述沉降塔的底部连接设有循环水机构,所述沉降塔的内顶部设有淋洗机构,所述循环水机构分别与所述絮凝池和淋洗机构连通;所述沉降塔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若干过滤网盘,所述过滤网盘由上至下的滤孔依次减小,每一个所述过滤网盘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沉降塔的内部,所述沉降塔的塔身上竖直开设有有清洁门,所述沉降塔的顶部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连通所述絮凝池,所述进料管上设有抽料泵。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节省大量的处理时间,有效节省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污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造纸污泥沉降处理塔。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造纸废水和污泥的处理方式多采用中和-絮凝-沉淀-过滤或者生物发酵的方式进行零污染排放处理,其中最常见的处理方式为絮凝和沉淀,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使用过程中,沉淀所需要的时间大多比较长,而且沉淀后仍需要过滤,时间成本较大,不利于大批量的污泥废水处理,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高效的污泥处理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造纸污泥沉降处理塔,能够有效的节省大量的处理时间,有效节省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造纸污泥沉降处理塔,包括沉降塔,所述沉降塔的上方连接设有絮凝池,所述沉降塔的底部连接设有循环水机构,所述沉降塔的内顶部设有淋洗机构,所述循环水机构分别与所述絮凝池和淋洗机构连通;所述沉降塔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若干过滤网盘,所述过滤网盘由上至下的滤孔依次减小,每一个所述过滤网盘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沉降塔的内部,所述沉降塔的塔身上竖直开设有有清洁门,所述沉降塔的顶部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连通所述絮凝池,所述进料管上设有抽料泵。
进一步地,每一个所述过滤网盘上固定设有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沉降塔的内壁上,所述清洁门的门框处对应每一根支杆分别设有支撑横杆,所述支撑横杆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清洁门的门框上,所述支撑横杆上设有转动槽,所述支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转动槽内,所述沉降塔的内壁上还设有电动伸缩支撑块,所述过滤网盘的边缘托放在所述电动伸缩支撑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沉降塔底部设有出渣槽,最下层的过滤网盘的边缘与所述出渣槽转动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机构包括储液池,所述沉降塔底部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连通所述储液池。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池上设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一端通入所述储液池内,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淋洗机构,所述储液池上还设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连通所述絮凝池,所述输液管与所述淋洗机构连接处设有增压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在实际使用情景中,将絮凝完成的污水和污泥抽入沉降塔内,污水和污泥在沉降塔内经过多层过滤网盘过滤,过滤后的无杂质的液体流入循环水机构进行收集,污水和污泥在沉降塔内过滤沉降的的时候,淋洗机构将循环水机构中储存的过滤水吸取对沉降塔内沉降的污泥进行反复冲洗,沉降完成后,打开清洁门,转动过滤网盘,进行滤渣清理。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节省大量的处理时间,有效节省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A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沉降塔;11-过滤网盘;111-支杆;12-清洁门;121-支撑横杆;122-转动槽;13-进料管;14-抽料泵;15-电动伸缩托块;16-出渣槽;2-絮凝池;3- 循环水机构;31-储液池;32-输液管;33-分流管;4-淋洗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泓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科泓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350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秸秆还田用粉碎装置
- 下一篇:咀嚼肌训练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