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包装用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33967.3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32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唐敏发;唐孝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鼎乾薄膜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0/08 | 分类号: | B65D30/08;B65D85/18;B65D33/16;B65D33/00;B65D81/20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王曦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包装 薄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包装用薄膜,旨在解决通过真空包装的服装在运输时会被挤压成块,而影响服装正常使用效率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真空包装用薄膜,包括包装袋本体,包装袋本体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内包装层、薄膜层以及外包装层,内包装层与薄膜层之间形成有真空腔,内包装层与薄膜层之间设置有第一封口组件,内包装层与外包装层之间设置有第二封口组件,外包装层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点,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真空包装用薄膜,能够解决在服装运输时,各层包装袋重叠在一起,外包装层对内部包装的服装进行阻挡,使得各层包装袋上的第一支撑点和第二支撑点相互重叠防止相互挤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真空包装用薄膜。
背景技术
真空包装是保护产品不受环境污染与延长食物等保存期限的包装,能提高产品的价值和品质。真空包装技术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自1950年聚酯、聚乙烯塑料薄膜成功应用于商品包装以来,真空包装机便得到迅速发展。且真空包装袋可运用于食品、服装等领域,对其进行包装以及运输。
在现有技术中,对服装进行真空包装再运输时,各层服装叠在一起进行运输能够减少空间的浪费,由于重力的作用,包装袋会相互挤压,从而也会导致包装袋内的服装被挤压在一起,这样服装就会被挤压成块,在服装从包装袋内取出时,需要使用者耗费更多的时间对服装进行整理再进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包装用薄膜,在服装通过真空包装袋运输,各层包装袋重叠在一起时,外包装层对内部包装的服装进行阻挡,使得各层包装袋上的第一支撑点和第二支撑点相互重叠防止相互挤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真空包装用薄膜,包括包装袋本体,所述包装袋本体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内包装层、薄膜层以及外包装层,所述内包装层与薄膜层之间形成有真空腔,所述内包装层与薄膜层之间设置有第一封口组件,所述内包装层与外包装层之间设置有第二封口组件,所述外包装层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点,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点,所述第一支撑点和第二支撑点均设置在外包装层的四角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包装袋本体正常使用时,将需要包装的产品放置在内包装层内,此时薄膜层以及外包装层包裹在内包装层的外侧,再通过真空包装机插入至薄膜层与内包装层之间开设的真空腔内,将真空腔内的空气被吸附使得内包装层和薄膜层会紧密地包裹在产品的外壁上,使得产品与内包装层之间的空气逐渐减少,此时产品处于真空包装的状态,使用者在通过第一封口组件将内包装层与薄膜层封闭,通过第二封口组件将外包装层封闭,且在产品通过包装之后需要层叠在一起再进行运输,而相邻的包装袋本体会通过外包装层外侧的第一支撑点与第二支撑点之间相对准,使得包装袋本体层叠在一起,在第一支撑点和第二支撑点的支撑点,使得包装袋本体被运输过程中层叠在一起,包装袋本体内的产品不会被挤压成块,在产品从内包装层取出时使用者不会耗费更多的时间对产品进行处理才能够进行使用,保证包装袋本体的使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封口组件包括设置在薄膜层一侧的卡接凸起以及设置在薄膜层另一侧的卡接凹槽,所述卡接凸起与卡接凹槽配合卡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真空腔进行封闭时,使用者能够将第一封口组件的卡接凸起与卡接凹槽相贴合,使得卡接凸起与卡接凹槽连接紧密实现真空腔的密封,方便使用者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凹槽内壁以及卡接凸起外壁上均设置有密封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垫的设置使得卡接凸起与卡接凹槽卡合在一起时能为紧密且实现真空腔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凸起突出于薄膜层,所述薄膜层上设置有封口开关,所述封口开关滑动连接在薄膜层上,且封口开关与卡接凸起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鼎乾薄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鼎乾薄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339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