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压增注表活剂反应釜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33171.8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39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宗魁;徐志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方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20 | 分类号: | B01J19/20;B01J19/00;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在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71 | 代理人: | 黄波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压 增注表活剂 反应 搅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降压增注表活剂反应釜搅拌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脚,反应釜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控制箱的顶部焊接有警报箱,警报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地输出端焊接有驱动轴,驱动轴的底端焊接有搅拌杆,反应釜的内腔两侧固定安装有隔板。该降压增注表活剂反应釜搅拌装置,通过驱动轴的转速过快,警报弹簧的伸缩距离增加,且限制杆的旋转半径增大且触碰拨片使其向外移动,拨片的移动改变滑动变阻器内部的电阻大小,电磁铁的输入端与滑动变阻器地输出端电性连接,从而达到了驱动轴的转速异常时,驱动轴自动停止旋转且报警提示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降压增注表活剂反应釜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为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不锈钢容器,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需求进行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设计条件、过程、检验及制造、验收需依据相关技术标准,以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反应功能。
不同类型的加工材料在反应釜中搅拌加工时,有的材料对反应时的搅拌速率有着较为严格地要求,现有的反应釜搅拌时,往往搅拌刀片的转速出现异常时,不能很好的采取制动措施或及时提醒操作人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现提出一种降压增注表活剂反应釜搅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压增装置活剂反应釜搅拌装置,具备搅拌速率异常时及时制动且报警提示的优点,解决了搅拌转速异常不能及时操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降压增注表活剂反应釜搅拌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脚,反应釜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控制箱的顶部焊接有警报箱,警报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地输出端焊接有驱动轴,驱动轴的底端焊接有搅拌杆。
优选的,反应釜的内腔两侧固定安装有隔板,隔板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弹性气囊,弹性气囊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减震弹簧,弹性气囊的内腔顶部固定连通有降温管,弹性气囊的内腔底部固定连通有吸气管,吸气管和降温管的内腔均设置有单向阀,搅拌时产生震动,震动传递至弹性气囊时,被弹性气囊与减震弹簧吸收部分,且弹性气囊受到挤压,同时弹性气囊挤压时通过降温管排气提升散热,弹性气囊在减震弹簧的作用下回弹时,弹性气囊通过吸气管吸收外界空气,从而达到了降低了搅拌时的震动幅度,且提升了散热的效果。
优选的,弹性气囊远离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导杆,传导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力绳,弹力绳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击打块,传导杆的外表面焊接有振动棒,弹性气囊的震动通过传导杆带动弹力绳晃动,弹力绳的晃动带动击打块敲击振动棒发出声音,从而达到了根据振动棒发出的声音判断搅拌时地晃动幅度的效果。
优选的,驱动轴的内腔两侧均焊接有警报弹簧,警报弹簧远离警报箱的一端焊接有限制杆,警报箱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拨片,驱动轴的转速过快时,警报弹簧受离心力增大的影响伸缩距离增加,且限制杆的旋转半径增大且触碰拨片使其向外移动,拨片位于滑动变阻器最靠近警报箱一侧时,滑动变阻器内部电阻最大,拨片的移动改变滑动变阻器内部的电阻大小,从而达到了驱动轴的转速过快时,滑动变阻器内部电阻大小改变的效果。
优选的,伺服电机的内腔两侧固定安装有磁铁,磁铁的内腔贴合有电磁铁,驱动轴的外表面开设有骤停孔,电磁铁的宽度小于骤停孔的宽度,电磁铁的输入端与滑动变阻器地输出端电性连接,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改变导致电磁铁内部电流方向改变,进而磁铁与电磁铁产生斥力,电磁铁向驱动轴移动对其进行限位停止,从而达到了滑动变阻器内部电阻改变使驱动轴停止转动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方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胜利油田方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331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