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胶密封圈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27362.3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59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严素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鑫鹭耀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0 | 分类号: | F16J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胶 密封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胶密封圈,涉及硅胶密封圈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硅胶密封圈本体,硅胶密封圈本体的外周壁开设有按压槽,按压槽内设置有按压条,按压条靠近按压槽底壁的一侧与按压槽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按压条靠近按压槽底壁的一侧中部凸出有铰接轴,铰接轴的两端穿入按压槽的侧壁并与按压槽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取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胶密封圈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硅胶密封圈。
背景技术
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因此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液压缸基本上由缸筒和缸盖、活塞和活塞杆、密封装置(硅胶密封圈)、缓冲装置与排气装置组成。
密封装置是防止工作介质的泄漏(内泄和外泄)和防止外界异物(如空气、灰尘和水等)进入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的机构。
目前,公告号为CN 210637503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硅胶密封圈,包括外层,外层的正面设置有防腐蚀层,外层远离防腐蚀层的一侧设置耐高温层,耐高温层远离外层的一侧通过粘合剂粘合连接有加强层,加强层远离耐高温层的一侧通过粘合剂粘合连接有抗损层,抗损层远离加强层的一侧设置有内层。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硅胶密封圈,其在液压缸组装完成之后都会对其进行测试,确定液压缸工作时是否能够进行驱动负载。若硅胶密封圈被挤压、折叠、变形,将会导致液压缸内部泄漏,进而导致活塞杆停位不准、推力不足、速度下降、工作不稳定等情况出现,此时应更换新的硅胶密封圈,重新对液压缸进行测试。
在更换硅胶密封圈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硅胶密封圈套设在环槽内,且硅胶密封圈的周侧壁与环槽开口边沿平齐,因此硅胶密封圈的周侧壁与环槽无间隙,工作人员无法通过间隙抠出硅胶密封圈。若要使得硅胶密封圈与环槽之间产生间隙,则工作人员需要借助外部工具,使用外部工具则容易导致活塞杆表面被划伤,影响液压缸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胶密封圈,其具有方便取出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硅胶密封圈,包括硅胶密封圈本体,所述硅胶密封圈本体的外周壁开设有按压槽,所述按压槽内设置有按压条,所述按压条靠近按压槽底壁的一侧与按压槽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按压条靠近按压槽底壁的一侧中部凸出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两端穿入按压槽的侧壁并与按压槽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压条与按压槽铰接,工作人员按压按压条的一端能够使得按压条的另一端翘起,此时工作人员通过提拉按压条翘起的一端向外拖拽,能够实现硅胶密封圈与环槽的分离。
整个分离过程中,工作人员无需借助外部工具即可为硅胶密封圈与环槽开出间隙,方便后续取出硅胶密封圈,同时不会对活塞杆表面造成划伤,避免液压缸出现质量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按压条靠近按压槽底壁的一侧凸出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能够增大工作人员在拖拽时手部与按压条的摩擦力,避免手与按压条之间摩擦力小导致工作人员需要多次拖拽的问题出现,降低做无用功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按压条内部嵌设有第一金属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金属杆具有刚性,工作人员按压按压条时,第一金属杆能够带动按压条一并翘起,避免按压条翘起的一端在按压后仍位于按压槽内的情况出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金属杆的中部朝向按压槽的底壁弯曲且其截面呈圆弧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鑫鹭耀橡塑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鑫鹭耀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273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捷维修路灯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沥青存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