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炉一次除尘粗灰回吃的装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26302.X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99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田龙;于峰;李庆;李凤敏;许洪海;张国东;吕风阁;段瑞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承德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0 | 分类号: | C21C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067201 河北省承德***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一次 除尘 粗灰回吃 装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炉一次除尘粗灰回吃的装置系统,所述转炉一次除尘粗灰回吃的装置系统包括储气单元、输送单元和接收单元;所述输送单元设置有1个进灰口、至少2个进气口和1个出灰口;所述输送单元的每个进气口与储气单元的出气口连接;所述输送单元的出灰口与接收单元的进灰口连接;所述接收单元的出灰口与转炉的进料口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系统用于转炉一次除尘粗灰回吃,提升了设备密封性和粗灰处理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且符合环保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除尘的装置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转炉一次除尘粗灰回吃的装置系统。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炼钢行业中,一般采用干法电除尘技术进行转炉的一次除尘。这种除尘技术捕集到的粗灰为干灰且颗粒度较大,粒径大于100μm的粗灰大概占到75wt%以上。在对转炉一次干法除尘粗灰进行输送时,常规做法是采用机械输灰方式,即收集的干灰通过内置刮板机、插板阀、翻板阀卸至外置链式刮板机,然后送至灰仓。机械输灰方式的优点是结构比较简单,设备运行稳定,但是也有一些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如设备密封性不太好,容易冒灰,而且对于空间布置有一定的要求,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也较高。
CN209923376U公开了一种转炉煤气一次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其包括进灰斗、双向分灰器、两套输灰装置、储气罐和灰仓,进灰斗与双向分灰器的入口连接;每套输灰装置均包括仓泵、将仓泵的进灰口与双向分灰器的一出口连接的第一输灰管、以及将仓泵的出灰口与灰仓连接的第二输灰管,两套输灰装置之间能切换使用;储气罐分别与进灰斗、双向分灰器和仓泵连接。所述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套独立的输灰装置,并将两套输灰装置的仓泵分别通过独立的输灰管与灰仓连接,当其中一套输灰装置出现故障时,例如其中一套输灰装置出现故障,可以通过另一套输灰装置将粗灰输送至灰仓内,不会导致转炉停产,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安全可靠。然而所述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无法实现粗灰的回吃,不符合环保要求,且装置系统较为复杂,提升了设备成本和维修费用。
由此可见,如何改进转炉一次除尘的装置系统,提升设备密封性和粗灰处理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且符合环保要求,成为了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炉一次除尘粗灰回吃的装置系统,所述装置系统用于转炉一次除尘粗灰回吃,提升了设备密封性和粗灰处理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且符合环保要求。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炉一次除尘粗灰回吃的装置系统,所述转炉一次除尘粗灰回吃的装置系统包括储气单元、输送单元和接收单元。
所述输送单元设置有1个进灰口、至少2个进气口和1个出灰口。
所述输送单元的每个进气口与储气单元的出气口连接。
所述输送单元的出灰口与接收单元的进灰口连接。
所述接收单元的出灰口与转炉的进料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输送单元的进气口至少有2个,例如可以是2个、3个、4个或5个,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储气单元用于向输送单元提供气力输送的动力,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并积累从输送单元传输过来的粗灰,且由接收单元的出灰口将所积累的粗灰传输至转炉的进料口进行回吃,实现了物料的循环再利用。此外,相较于传统的机械输灰方式,提升了设备密封性和粗灰处理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
优选地,所述储气单元包括储气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承德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未经承德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263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