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逆冲型地震发生模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25608.3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47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盛书中;蒋长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9B23/40 | 分类号: | G09B2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黄德跃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冲型 地震 发生 模拟器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逆冲型地震发生模拟器,包括逆冲型地震模拟器底座,所述逆冲型地震模拟器底座上端面的右侧的前后两端开设有一号滑道,所述一号滑道的内壁活动套接有一号滑块。本申请通过一号驱动装置、二号驱动装置、断层上盘和断层下盘之间的配合,利用一号驱动装置和二号驱动装置分别带动断层上盘和断层下盘的运动,实现了逆冲型地震的模拟,有效地解决了逆冲型地震原理讲解难以理解的问题,配合模拟器的演示,让科普活动更易懂、参与性强,提高地震机理科普的趣味性和可接受性,同时模拟器的制作比较简单、最大限度地降低相应的地震发生机制的理解难度,且加工制作方便、成本低,从而易于推广和普及。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固体地球物理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逆冲型地震发生模拟器。
背景技术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全球每年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全球每年大约有一两次,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所谓成功预测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对于地震,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提高建筑抗震等级、做好防御,而不是预测地震,其中,“逆冲型”地震,由地层断层的上部上移而引发,地震释放能量的速度相对比较缓慢,能量难以一次性全部释放,所需要的时间就会更长,为了能够形象且真实的讲解和展示逆冲型地震的过程,则需使用到逆冲型地震发生模拟器,逆冲型地震发生模拟器应该应用于全国市县科普馆和大中小学等机构的防震减灾科普与教学活动中。
然而现有的科普馆和大中小学等机构的逆冲型地震的演示和科普只依靠图片和文档的方式进行地震原理的展示,图片和文档展示的方式缺乏模拟器的展示,降低了地震科普的效果,其中的原理学生仅靠图片和文档难以想象和理解,增加了地震科普理解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逆冲型地震发生模拟器,以改善上述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逆冲型地震发生模拟器,包括逆冲型地震模拟器底座,所述逆冲型地震模拟器底座上端面的右侧的前后两端开设有一号滑道,所述一号滑道的内壁活动套接有一号滑块,所述一号滑块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位于逆冲型地震模拟器底座上方的断层上盘,所述断层上盘的右侧设置有一号驱动装置,所述断层上盘远离一号驱动装置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断层下盘,所述断层下盘的左侧设置有二号驱动装置,所述断层下盘下端面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二号滑块,所述二号滑块的外壁活动套接有位于逆冲型地震模拟器底座上端面的二号滑道。
可选的,所述逆冲型地震模拟器底座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吸盘。
可选的,所述一号驱动装置包括与断层上盘右侧内壁活动套接的一号转动杆,所述一号转动杆的外壁活动套接有位于逆冲型地震模拟器底座上表面的一号固定板,所述一号转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位于一号固定板右侧的一号圆盘,所述一号圆盘远离一号转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阀头。
可选的,所述一号固定板的内壁设置有一号螺纹,所述一号固定板的内壁与一号转动杆的外壁螺纹套接,且一号转动杆的外壁设置有与一号固定板内壁相对应的一号螺纹。
可选的,所述断层下盘和断层上盘的正面均开设有方形孔,所述断层下盘和断层上盘的正面开设有位于方形孔上下两端的圆形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256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稳定性升降机吊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玻璃面板雕刻挖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