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缝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24687.6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6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郭佐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佐铭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缝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缝合器,包括持针器颈部,所述持针器颈部的下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有手柄,且手柄设置有工作支和固定支,所述持针器颈部的上端设置有罩底,且罩底的上端设置有平台,所述平台的上端设置有罩体,且罩体的内部设置有主动轴和从动轴,并且从动轴的上端表面设置有导轨,所述罩体的上端设置有罩颈,且罩颈的后侧通过引导环连接有罩板,并且引导环的内部设置有弹性金属片,所述引导环的内侧设置有金属棒,且金属棒的内侧连接有固定环。该连续缝合器,可连续实现缝合动作,增加了缝合的确切性,缩短了操作时间,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减少了术者的体能消耗,并为腔镜操作中出血等紧急情况,提供了快速缝合的可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连续缝合器。
背景技术
现有缝合方式持针器需要经历“持针——转针(使针穿透组织)——松开缝针——夹持缝针尖端——拔出缝针——松开缝针后再夹持缝针尾部”等一系列动作,期间“持针角度、转针方向、拔针轨迹”等因素均会影响缝合的连贯性,调整上述动作需要耗费较多时间,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连续缝合器,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缝合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缝合方式持针器结构欠佳,调整动作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影响缝合的连贯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续缝合器,包括持针器颈部,所述持针器颈部的下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有手柄,且手柄设置有工作支和固定支,所述持针器颈部的上端设置有罩底,且罩底的上端设置有平台,所述平台的上端设置有罩体,且罩体的内部设置有主动轴和从动轴,并且从动轴的上端表面设置有导轨,所述罩体的上端设置有罩颈,且罩颈的后侧通过引导环连接有罩板,并且引导环的内部设置有弹性金属片,所述引导环的内侧设置有金属棒,且金属棒的内侧连接有固定环,并且固定环的内部设置有持线轴。
优选的,所述主动轴位于持针器颈部正中央,贯穿颈部全长,尾端受手柄控制,从动轴坐落于平台上方,从动轴的齿轮与主动轴齿轮部啮合,受主动轴支配进行逆时针运动,主动轴与从动轴半径相等,从动轴呈等腰三角形排列于主动轴外侧。
优选的,所述主动轴齿轮部裸露在平台上方,齿轮为斜齿轮,且从动轴上部的缝针导轨高于主动轴上平面,并且导轨呈腰部凹陷双曲面体。且凹面部表面为高摩擦橡胶。
优选的,所述罩体、罩底以及罩板和罩颈设置为针罩部分,且针罩坐落于平台上方,覆盖于转轴外部,并且罩底与持针器颈部半径相等,罩体设置为半圆形平面,且覆盖在转动轴外侧。
优选的,所述罩颈半径大于罩体,且罩颈与从动轴表面的导轨共同形成引导环,引导缝针在起内部运动,并且罩颈的引导环的内部弹性金属片向内侧凸起。
优选的,所述罩体与罩颈的交汇水平面,两根金属棒交汇于圆心,交汇处设为中空固定环,且金属棒自从动轴间隙通过,并且固定环内套的持线轴为双曲面体,且持线轴卡在固定环内部自由旋转,并且持线轴顶部为环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连续缝合器,结构设置合理,较现有缝合方式,本器械可连续实现缝合动作,增加了缝合的确切性,缩短了操作时间,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减少了术者的体能消耗,并为腔镜操作中出血等紧急情况,提供了快速缝合的可能;
1、通过内收式工作支,带动主动轴顺时针旋转,工作支可自动回弹,且在期间不作用主动轴;此技术为现有“强生公司”血管闭合器,及临床广泛使用的分段式闭合器的成熟技术,不属于创新部分,故未进行特殊说明;
2、本装置中设置缝针尺寸与器械尺寸匹配,缝针半径与从动轴外切圆半径相等,缝针弧度要明显大于罩体弧度,缝线固定在针罩持线轴内部,通过主动轴顺时针转动,带动从动轴逆时针转动,从动轴上方斜齿轮引导缝针做圆周运动,由于设置缝针弧度大于针罩部引导环弧度,因此缝针始终有一段长度位于引导环内部,进而固定了缝针的运动轨迹,实现了缝针只能在引导环平面做圆周运动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佐铭,未经郭佐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246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