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然气湿式脱硫再生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23673.2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15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林汝捷;范忠;彭必轩;潘涛;明洋;梁建;严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佳运油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0/00 | 分类号: | B01J10/00;B01D19/02;B01D53/14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周佳 |
地址: | 621741 四川省绵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气 脱硫 再生 反应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天然气湿式脱硫再生反应器,属于天然气脱硫技术领域,包括反应仓,所述反应仓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底部固定有漏斗罩,所述漏斗罩的内部设置有锥形块,所述锥形块外侧与漏斗罩的内壁之间均匀固定有隔板,所述反应仓的内顶部转动安装有扇叶。本实用新型漏斗罩内部锥形块的设置,通过隔板将锥形块固定在漏斗罩的内部,在富液高压喷射的过程中,能够将溶液进行分散,然后配合扇叶进行使用,推动扇叶转动的同时,利用扇叶将富液进行打散,并在扇叶的转动过程中,在反应仓的顶部形成负压,加快空气的进入,空气中的氧气与富液进行反应,提高了富液氧化的速率,提高了再生反应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再生反应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天然气湿式脱硫再生反应器,属于天然气脱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天然气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气体,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各种自然过程形成的气体(包括油田气、气田气、泥火山气、煤层气和生物生成气等),由于天然气中常有H2S和有机硫化合物,为此需要进行脱硫,而现有的湿式脱硫的过程中需要对吸收剂进行氧化再生;
但现有的再生反应器,在对富液进行高压喷射的过程中,富液与空气中氧气的混合效果较差,影响再生反应速率,且再生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硫泡沫需要液位较高的情况下才能将硫泡沫顶出到泡沫箱进行存储,无法进行直接的排放,使用较为不便,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天然气湿式脱硫再生反应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天然气湿式脱硫再生反应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反应速率低以及无法对硫泡沫进行及时排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天然气湿式脱硫再生反应器,包括反应仓,所述反应仓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底部固定有漏斗罩,所述漏斗罩的内部设置有锥形块,所述锥形块外侧与漏斗罩的内壁之间均匀固定有隔板,所述反应仓的内顶部转动安装有扇叶,所述扇叶位于漏斗罩的底部,所述反应仓的顶部设置有气管,所述扇叶的底部设置有集液斗,所述集液斗的底部设置有溶液箱,所述溶液箱的底部安装有排液管,所述反应仓的内部设置有覆膜吸收机构。
优选的:所述覆膜吸收机构包括收集箱、负压风机和橡胶浮圈,所述收集箱安装在反应仓的内底部,所述收集箱的内顶部安装有负压风机,所述橡胶浮圈位于溶液箱的内部,所述橡胶浮圈的内侧均匀固定有通管,且通管的底部皆开设有吸孔,所述收集箱的内部设置有吸管,所述吸管的顶端部与通管导通。
优选的:所述通管设置有六组,且相邻通管之间的间距相同。
优选的:所述反应仓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气管设置有两组,且气管分别位于进液管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集液斗的内侧设置有防粘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天然气湿式脱硫再生反应器,漏斗罩内部锥形块的设置,通过隔板将锥形块固定在漏斗罩的内部,在富液高压喷射的过程中,能够将溶液进行分散,然后配合扇叶进行使用,推动扇叶转动的同时,利用扇叶将富液进行打散,并在扇叶的转动过程中,在反应仓的顶部形成负压,加快空气的进入,空气中的氧气与富液进行反应,提高了富液氧化的速率,提高了再生反应的效果,通过收集箱、负压风机、吸管、橡胶浮圈、通管、吸孔组成的浮沫吸收机构的设置,能够在硫泡沫产生之后直接进行吸收,加快了硫泡沫吸收的速率,实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橡胶浮圈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漏斗罩俯剖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佳运油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佳运油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236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