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气防雨水建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22946.1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07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许迅;刘云俊;潘洪艳;万志强;谢冬青;韩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德普思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17 | 分类号: | E04D13/17;E04D13/16;E04D13/04;E03F5/10 |
代理公司: | 东莞科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0 | 代理人: | 肖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气 雨水 建筑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气防雨水建筑结构。其包括:两个呈倒V形设置的上顶板、至少一个竖直支撑体以及两主侧壁,主侧壁与上顶板的长度方向相同,竖直支撑体位于两主侧壁之间;竖直支撑体的上端连接有若干上支撑臂,上支撑臂的上端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主侧壁的上端连接有倾斜设置的下顶板,每侧上顶板所在平面位于对应下顶板所在平面的外侧,且下顶板的上端位于上顶板的下端内侧,下顶板的上端与上顶板的下端之间形成通气空间;竖直支撑体连接有若干下支撑臂,下支撑臂与下顶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经顶板分成上顶板、下顶板,上顶板和下顶板之间形成通风空间,从而具备通风透气效果;同时下顶板位于上顶板的内侧,使得雨水能够从上顶板过渡到下顶板从而起到防雨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屋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气防雨水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的建筑厂房设计面积较大,为保持内部空气流通,一般在厂房的墙壁上设置通气风扇进行抽气;一旦风扇换了,则不能进行换气;影响到生产工作;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既能够通风透气,又能防雨水的建筑结构,如申请号为:CN2019213467439,名称为:一种痛风防雨型建筑结构,通过设置V形顶板,在顶板的下端两侧设置防尘网,通过防尘网与内部进行换气;而在实际应用中,防尘网的实际设计面积不会太大,其次有效风口面积较小;换气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透气防雨水建筑结构,该建筑结构具有较大的换气空间,且具有较好的防雨水效果。
一种透气防雨水建筑结构,其包括:两个呈倒V形设置的上顶板、至少一个竖直支撑体以及两主侧壁,主侧壁与上顶板的长度方向相同,竖直支撑体位于两主侧壁之间;竖直支撑体的上端连接有若干上支撑臂,上支撑臂的上端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主侧壁的上端连接有倾斜设置的下顶板,每侧上顶板所在平面位于对应下顶板所在平面的外侧,且下顶板的上端位于上顶板的下端内侧,下顶板的上端与上顶板的下端之间形成通气空间;竖直支撑体连接有若干下支撑臂,下支撑臂与下顶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顶板和下顶板之间设有中顶板,中顶板分别与上顶板、下顶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竖直支撑体连接有中支撑臂,中支撑臂的一端与中顶板转动连接,中顶板与中支撑臂之间设有用于中顶板复位的弹性件,中顶板的外表面一端连接有集水槽,集水槽设有漏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中顶板的内侧面连接有U形座,U形座的两端分别设有轴孔,所述中支撑臂设有竖直的铰接部,铰接部的一端伸入U形座,铰接部设有轴孔并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伸入U形座两端的轴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铰接部设有用于限制中顶板旋转角度的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扭簧套于转轴,扭簧的两端分别与中顶板和中支撑臂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包括拉簧,拉簧的两端连接于中顶板的内端和中支撑臂。
进一步地,竖直支撑体包括竖直支撑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经顶板分成上顶板、下顶板,上顶板和下顶板之间形成通风空间,从而具备通风透气效果;同时下顶板位于上顶板的内侧,使得雨水能够从上顶板过渡到下顶板从而起到防雨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另一状态示意图。
图4为中顶板和中支撑臂配合的的一种示意图。
图5为中顶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德普思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德普思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229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生产用半剪脚垫冲网孔模具
- 下一篇:一种外科护理颈部固定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