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10 MW级车载式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22512.1 | 申请日: | 2021-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36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芹;何永顺;相宏伟;崔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乾丰动力成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C6/00 | 分类号: | F02C6/00;F02C7/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王勇 |
| 地址: | 215427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10 mw 车载 燃气轮机 发电 机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10 MW级车载式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单车大功率移动电源。其要点是:它是由发电机组安装在卡车上组成,所述发电机组由燃气轮机包括航改型燃气轮机、联轴器和永磁高频发电机依次连接组成,燃气轮机的输出轴和永磁高频发电机的输入轴安装在联轴器的两端。燃气轮机启动,燃气轮机输出轴经过联轴器驱动永磁高频发电机旋转、发电,可获得大功率发电能力,使单车大功率移动电源成为可能,解决了压裂开采能力受限的问题,填补我国10MW级大型单车移动发电机组的空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机组,具体说是一种车载式燃气轮机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我国油气田大多进入到生产开发的中后期,加上处在页岩气和煤层气产业开发培育阶段,且有较大规模的国家级开发规划,未来中国的压裂技术装备市场将呈现较为快速和较大规模的增长。现有装机容量太小,动力问题成为提升压裂开采能力的瓶颈,具体情况为国内电源车多以柴油机动力为主,存在功率低,单位功率重量重、体积大,起动速度慢等技术问题,使柴油机驱动已经到达极限。现有的大功率电源车是采用传统工频发电机发电,不仅重量大,还需要配备机械减速齿轮箱,造成该发电机组尺寸过大,采用拖挂车方式受道路限制。
燃气轮机由燃气发生器和动力涡轮组成,动力涡轮轴是燃气轮机的输出轴。将退役军用飞机上的涡扇发动机进行局部改制成涡喷发动机,作为燃气轮机的燃气发生器,是一项成熟的技术。通常的改制方法是,将涡扇发动机低压压气机的转子叶片作切顶处理,这时涡扇发动机低压压气机机匣(以下简称涡扇机匣)已不能适应切顶后的转子叶片,需要再重新制作机匣即涡喷发动机低压压气机机匣(该机匣的腔径要小一些),以适应切顶后的转子叶片。这时涡扇发动机低压压气机机匣会被弃掉,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10 MW 级车载式燃气轮机发电机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发电机组安装在卡车上组成,其特征是:所述发电机组由燃气轮机、联轴器和永磁高频发电机依次连接组成,燃气轮机的输出轴和永磁高频发电机的输入轴安装在联轴器的两端。燃气轮机启动,燃气轮机输出轴经过联轴器驱动永磁高频发电机旋转、发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采用航改型燃气轮机+高频发电机方式,可取消常规工频发电机所需的减速齿轮箱,实现整车重量、长度大幅降低,另一方面,还可获得大功率发电能力,使单车大功率移动电源成为可能,解决了压裂开采能力受限的问题,填补我国10MW级大型单车移动发电机组的空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航改型涡喷发动机201的低压压气机部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它是由发电机组安装在卡车100上组成,所述发电机组由航改型燃气轮机200、联轴器300和永磁高频发电机400依次连接组成;
航改型燃气轮机由航改型涡喷发动机201、动力涡轮202及其轴组成,其中动力涡轮轴为航改型燃气轮机输出轴;501和502分别为主、辅机润滑系统。
航改型涡喷发动机包括低压压气机,参见图2,低压压气机包括机匣、导向叶片和被切顶的转子叶片,所述机匣为双层,位于外层是涡扇机匣(也叫外层机匣),在涡扇机匣上设置吊棚,吊棚的高度以不干涉被切顶的叶片为限,形成与切顶后转子叶片内流道的内层机匣;内层机匣由以下各段圆环按进气方向依次组成:进气机匣前隔环1、进气机匣后隔环4、一级吊环7、二级隔板9、二级吊环12、三级隔板16、三级吊环18、四级隔板21、四级吊环24、前隔板30和后隔板28;前隔环的外端固定在外层机匣的进气机匣2上;每个吊环是吊装在外层机匣上是指,一级吊环吊装在一级对半机匣6上,二级吊环吊装在二级对半机匣11上,三级吊环吊装在三级对半机匣17上,四级吊环吊装在四级对半机匣22上;位于前隔环和一级吊环之间的后隔环4,其前后两端插装在相邻的前隔环和一级吊环7上,安装在进气导向叶片3上方,组成内流道进气机匣的前部;每级隔板的横断面呈凹形槽形,其前后侧的槽沿搭挂在相邻的隔环上,每级隔板与外层机匣之间填充密封橡胶10;前、后隔板吊装在四级出口静子叶片外层机匣26上。附图标记5、13、19、31分别是一至四级的转子叶片,8、14、23分别是二至四级静子导向叶片,29和27分别是四级出口前、后级静子叶片,25是四级出口静子叶片机匣、26是四级出口静子叶片外机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乾丰动力成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乾丰动力成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225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高速扫描光学延迟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无压恒温二分水阀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