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绿色建筑雨水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21823.6 | 申请日: | 2021-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83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从根;王青顺;王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绿芽房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F5/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快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3 | 代理人: | 杨冬玲 |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建筑 雨水 回收 装置 | ||
本申请为一种绿色建筑雨水回收装置,其包括:雨水接收系统和雨水存储系统,所述雨水存储系统包括第一储水箱、第二储水箱和第三储水箱,所述第一储水箱纵截面为三角形,第一储水箱通过其底面的矩形结构设置于绿色建筑顶端,所述第二储水箱设置于第一储水箱一侧的绿色建筑顶端位置,所述第三储水箱设置于绿色建筑外部底端,所述雨水接收系统位于第一储水箱的两个侧面上,所述第一储水箱和第二储水箱分别连接绿色建筑的冲厕管道,所述第三储水箱连接绿色建筑的灌溉管道,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回收装置,实现将雨水有效收集并再次利用于生活用水,既减少了费用支出,又节约自来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环保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为了节约占地面积,高层建筑群不断扩大,随着人口密集度增高,城市周围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恶化,城市水紧缺,水环境恶化、生态环境破坏和城市暴雨洪水等问题日益突出,如果在高层建筑中,进行雨水收集来再次回收利用,把原来需要排走的雨水作为资源来利用,既减少了费用支出,又节约自来水。
房屋作为人类制造的建筑物,其具有遮风挡雨的作用。在一些落雨周期以及落雨量较大的区域,很多雨水都从屋面以及墙体侧面直接落下,落到地面,然后通过下水道排出,一方面会增加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另一方面绝大多数雨水渗入地下,无法直接进行回收利用,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通过雨水收集利用的广泛开展,水环境得以改善,生态环境得以修复。可以说,雨水收集利用是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何解决和缓解节水问题,有效收集雨水再次利用于生活用水的问题是值得关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回收装置,实现将雨水有效收集并再次利用于生活用水,既减少了费用支出,又节约自来水。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绿色建筑雨水回收装置,其包括:雨水接收系统和雨水存储系统,所述雨水存储系统包括第一储水箱、第二储水箱和第三储水箱,所述第一储水箱纵截面为三角形,第一储水箱通过其底面的矩形结构设置于绿色建筑顶端,所述第二储水箱设置于第一储水箱一侧的绿色建筑顶端位置,所述第三储水箱设置于绿色建筑外部底端,所述雨水接收系统位于第一储水箱的两个侧面上,雨水接收系统包括多个雨水接收器和连通多个雨水接收器的引流管,位于第一储水箱两个侧面顶端的雨水接收器与第一储水箱连通,所述引流管上端与位于第一储水箱两个侧面顶端的雨水接收器连通,所述引流管底端连通第二储水箱,所述第二储水箱与第三储水箱连通,所述第一储水箱和第二储水箱分别连接绿色建筑的冲厕管道,所述第三储水箱连接绿色建筑的灌溉管道。
优选地,所述第一储水箱纵截面为等腰三角形。
优选地,所述雨水接收器为开口为圆形的漏斗状结构,漏斗底端与引流管连通,漏斗顶端设置有过滤筛网。
优选地,所述雨水接收器为开口为矩形的漏斗状结构,漏斗底端与引流管连通,漏斗顶端设置有过滤筛网。
优选地,所述引流管沿第一储水箱的两个侧面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储水箱敞口设置,第二储水箱敞口位置设置有过滤筛网。
优选地,所述第一储水箱靠近顶端还设置有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与第三储水箱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储水箱靠近顶端还有第二出水口,第二出水口与第三储水箱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三储水箱内部顶端设置有液位传感器。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绿芽房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绿芽房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218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