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出海蓝色光的荧光辉光灯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21410.8 | 申请日: | 2021-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96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虹扬光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J61/16 | 分类号: | H01J61/16;H01J61/4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田沛沛;邱兴天 |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出 海蓝 色光 荧光 辉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出海蓝色光的荧光辉光灯,属于荧光辉光灯技术领域,包括灯壳、电极、引出线和设置在灯壳内的气体填充物,所述电极设置在灯壳内,在所述灯壳内壁上设有铝酸钡镁‑硅酸锌荧光粉涂层。本实用新型的发出海蓝色光的荧光辉光灯,亮度高,是常规蓝色荧光辉光灯亮度一倍以上,显示更加醒目;且发光颜色更加柔和,不刺眼;采用氙气、氦气、氩气混合稀有气体取代汞,利用稀有气体产生的紫外辐射来激发荧光粉发出可见光,生产中不再用到汞,彻底杜绝汞污染,利于身体健康和环境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荧光辉光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出海蓝色光的荧光辉光灯。
背景技术
一般的荧光辉光灯利用汞和氩气作为填充气体,发光原理是基于稀有气体氙气在阴极电子激发下发生气体放电时会产生185.0毫微米的紫外辐射,选择适当的荧光粉,把185.0毫微米的紫外辐射转变为可见光。汞为重金属,在生产过程中,以及使用不当情况下会产生汞污染,不利于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另外现有的蓝色荧光辉光灯,亮度低,显示不够醒目,且颜色刺眼,使用感受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出海蓝色光的荧光辉光灯,包括灯壳、电极、引出线和设置在灯壳内的气体填充物,所述电极设置在灯壳内,在所述灯壳内壁上设有铝酸钡镁-硅酸锌荧光粉涂层。
作为优选,所述气体填充物为氙气、氦气、氩气的混合稀有气体。
作为优选,所述灯壳为含铅玻璃或高钡无铅玻璃制成的灯壳。
作为优选,所述电极为纯镍丝、镍锰丝或镀镍铁丝制成的电极。
作为优选,两根引出线分别与两根电极连接,引出线为杜美丝或铜包钢丝制成的引出线。
作为优选,所述铝酸钡镁-硅酸锌荧光粉涂层中,硅酸锌荧光粉的比例为10%-30%。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发出海蓝色光的荧光辉光灯,亮度高,是常规蓝色荧光辉光灯亮度一倍以上,显示更加醒目;且发光颜色更加柔和,不刺眼;采用氙气、氦气、氩气混合稀有气体取代汞,利用稀有气体产生的紫外辐射来激发荧光粉发出可见光,生产中不再用到汞,彻底杜绝汞污染,利于身体健康和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发出海蓝色光的荧光辉光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出海蓝色光的荧光辉光灯,包括灯壳1、电极2、引出线3和设置在灯壳1内的气体填充物4,电极2设置在灯壳1内,在灯壳1内壁上设有铝酸钡镁-硅酸锌荧光粉涂层5。
灯壳1为含铅玻璃或高钡无铅玻璃制成的灯壳1。电极2为纯镍丝、镍锰丝或镀镍铁丝制成的电极2。两根引出线3分别与两根电极2连接,引出线3为杜美丝或铜包钢丝制成的引出线3。
气体填充物4为氙气、氦气、氩气的混合稀有气体。本实用新型采用稀有混合气体取代汞和氩气的设计技术。采用氙气、氦气、氩气混合稀有气体取代汞,利用稀有气体产生的紫外辐射来激发荧光粉发出可见光,生产中不再用到汞,彻底杜绝汞污染,利于身体健康和环境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虹扬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虹扬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214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菌剂低温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高速导向切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