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载小目标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20137.7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69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崔海朋;朱宁;雷凯;马志宇;贾志刚;魏代善;刘佩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杰瑞工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86 | 分类号: | G01S13/86;G01S13/88 |
代理公司: | 青岛华慧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7 | 代理人: | 王振一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载小 目标 识别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载小目标识别系统,包括竖直设置在船舶上的桅杆、设置在桅杆顶端的云台摄像机、设置在云台摄像机下方的若干长焦透雾摄像机,长焦透雾摄像机的下方还设置有若干相控阵雷达;云台摄像机和长焦透雾摄像机均连接在相控阵雷达上,云台摄像机和长焦透雾摄像机还与图像处理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载小目标识别系统,避免了船舶航行作业中的视线盲区,降低了船舶航行作业的安全风险和隐患,确保了安全生产过程,降低了事故发生概率,避免了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目标检测及视频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载小目标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海运行业发展,进出港的船舶数量日益增长,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尤其是雾天航行的情况下,因船用雷达无法检测和识别小型渔船、漂浮物等小型目标,导致船舶与小型渔船、漂浮物等有撞击的安全隐患,增加了船舶生产作业的安全风险,目前做法是让船舶水手帮助瞭望,但船舶周围的作业区,单靠肉眼是无法全部观测到位的。
近年来,因视线盲区影响发生了多次危险事件,单凭肉眼无法解决视线盲区的问题,类似事件给船舶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视线盲区问题成为船舶安全航行作业的潜在风险。船舶驾驶员在航行作业中对周边的海域环境、碍航物等安全风险环境全面准确了解掌握的需求日益迫切,本方案针对这一技术问题进行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载小目标识别系统,解决了船舶航行作业中视线盲区的技术问题,降低了船舶航行作业的安全风险和隐患,确保了安全生产过程,降低了事故发生概率,避免了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
一种船载小目标识别系统,包括竖直设置在船舶上的桅杆、设置在所述桅杆顶端的云台摄像机、设置在所述云台摄像机下方的若干长焦透雾摄像机,所述长焦透雾摄像机的下方还设置有若干相控阵雷达;
所述云台摄像机和所述长焦透雾摄像机均连接在相控阵雷达上,所述云台摄像机和所述长焦透雾摄像机还与图像处理系统连接。
其中,长焦距摄像机负责拼接360°全景视频,实时录制船舶周围全景,云台摄像机负责抓拍,根据雷达识别到的目标进行跟踪和抓拍。
所述长焦透雾摄像机具有六个,且分别通过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桅杆上;
所述相控阵雷达具有四个,且分别通过抱箍支架设置在所述桅杆上。
所述相控阵雷达连接球机。
所述相控阵雷达与岸上指挥中心的无线组网连接,所述图像处理系统与所述无线组网连接。
所述桅杆的顶端还设置有用于对云台摄像机保护的防护结构;
所述防护结构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桅杆顶端的方形筒、铰接在所述方形筒外侧的四个球壳片、用于使得四个所述球壳片开合的驱动机构,四个所述球壳片可活动合并成球体状,所述方形筒的顶端设置有所述云台摄像机。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方形筒内部的四个内铰接轴,四个所述内铰接轴依次垂直设置且呈方框型布置;
相邻的两个所述内铰接轴通过锥齿轮组件连接,所述锥齿轮组件具有三个,且其中一个所述内铰接轴与电机连接,所述内铰接轴通过内铰接座设置在所述方形筒的内壁;
所述内铰接轴通过驱动带与外铰接轴连接,所述外铰接轴通过外铰接座设置在所述方形筒的外侧壁,所述球壳片一端与所述外铰接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达成以下显著效果:
(1)设计小目标识别系统,能够检测1Km范围内雷达散射截面(RCS) 1 m2,高度=2m的小型渔船、木板和其他漂浮物并区分识别和预警,为船舶航行、航道监控等提供信息支持,减少船舶航行中的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杰瑞工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杰瑞工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201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攻丝机自动换刀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动履带式叉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