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外观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18612.7 | 申请日: | 2021-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84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裘荣标;裘坤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鑫台铭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7C5/02 | 分类号: | B07C5/02;B07C5/342;B07C5/3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彭西洋;彭涛 |
| 地址: | 518117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外观 检测 装置 | ||
一种电容外观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以及设在检测箱内的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传送模块,包括两根由驱动电机驱动的传送皮带,两根传送皮带之间平行设置且相互贴合;导正模块,设两根在传送皮带的一端,包括两个由驱动电机驱动旋转的导正轮,两个导正轮转动方向相反,导正轮上等距离设置有凹槽;检测模块,包括若干组CCD相机和若干组光源,对传送模块上的电容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进行拍照检测;剔除模块,包括设在传送皮带上方的气缸,气缸在伸出状态时,其伸缩端延伸至两根传送皮带之间;控制器,分别与驱动电机、CCD相机、光源和气缸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容外观检测装置,提高电容外观检测的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外观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容作为一种损耗品,市场需求巨大,而现有的电容外观检测多是靠人力检测,检测效率低。且现有的检测装置存在检测速度慢,进料速度跑不快的现象,具体原因是因为电容从振动盘传送到伺服皮带需要等间距排列,而且电容在皮带传输过程中不会东倒西歪,才能保证CCD拍照的时候取到一张合格的图片进行分析处理。如果电容之间的间隔无法保证或者电容不能保持一定范围的垂直度,就会导致取图出现偏差,直接影响检测精度。导致速度慢的原因之一是进料轮设计没有跟上整机的速度,一般的进料设设计不是旋转式的而是采用了气缸动作上料,气缸的节拍远远满足不了要求是根本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容外观检测装置,提高电容外观检测的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容外观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以及设在检测箱内的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传送模块,包括两根由驱动电机驱动的传送皮带,两根传送皮带之间平行设置且相互贴合;导正模块,设在两根所述传送皮带的一端,包括两个由驱动电机驱动旋转的导正轮,两个导正轮转动方向相反,导正轮上等距离设置有凹槽;检测模块,包括若干组CCD相机和若干组光源,对传送模块上的电容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进行拍照检测;剔除模块,包括设在传送皮带上方的气缸,气缸在伸出状态时,其伸缩端延伸至两根传送皮带之间;控制器,分别与驱动电机、CCD相机、光源和气缸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振动盘,振动盘的出料口设在传送皮带上靠近导正模块的一端。提高进料速度。
进一步的,传送皮带的首尾相接,传送皮带的两端分别设有传动轴,导正轮设在传动轴上且与传动轴同轴转动。利用驱动电机来同时驱动传送皮带和导正轮,使得导正轮的进料速度与传送皮带的传送速度同步,避免电容从导正轮过渡到传送皮带时被传送皮带损伤。。
进一步的,导正模块的入料口设有两块组合成V形状的导向板。对电容进行扶正,同时可以避免多个电容扎堆进入导正轮正。
进一步的,检测模块包括两个第一CCD相机,分别位于传送皮带的两侧上方,第一CCD相机的拍摄方向与传送皮带的传送方向呈30°至60°倾斜,在两个第一CCD相机的拍摄方向的交叉点的上方设有第一光源,传送皮带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背景板,第一背景板的表面分别与对应的第一CCD相机的拍摄方向垂直;还包括第二CCD相机,位于传送皮带的一侧,传送皮带的另一侧还设有与第二CCD相机相配合的第二背景板;还包括第三CCD相机,位于传送皮带的一侧,第三CCD相机与传送皮带之间设有第二光源;还包括第四CCD相机,固定在检测箱上,第四CCD相机的拍摄方向朝向传送皮带;还包括第五CCD相机,位于传送皮带的下方,第五CCD相机和传送皮带之间设有第三光源;第二光源、第三光源的中部设有拍摄孔,第三CCD相机和第五CCD相机的拍摄方向分别穿过拍摄孔。多个CCD相机对电容的四个方向进行检测,可以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
进一步的,第二CCD相机为黑白CCD相机。
进一步的,气缸的下方设有第一集料区,传送皮带的出料端设有第二集料区。将不良物料剔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鑫台铭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鑫台铭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186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汇流排结构件、电池模组及使用电池模组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梯载重模拟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