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特征识别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17478.9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20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26 | 分类号: | H01H13/26;H01H13/14;H01H13/83;H01H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于海峰;刘铁生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特征 识别 按键 模组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领域。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按键模组,包括:生物特征识别部件,包括采集部分,用于采集按压按键的对象的生物特征;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生物特征识别部件的下方,至少包括环形侧壁,所述环形侧壁提供按键按下时的全部支撑力,并提供解除按压时的全部回弹力。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按键模组使用的弹性件可以提供全部弹力,能够直接夹在生物特征识别部件和电路板组件之间进行固定,无需如当前的剪刀脚形式的弹臂需要对两个弹臂连接固定,进而可以有效的减小对生物特征识别按键模组于厚度方向的空间需要,使生物特征识别按键模组可以设计的更薄,可以减小对电子设备空间的占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指纹触摸的开关组合按键广泛地应用在手机上,例如作为手机的home键。
其中,上述的指纹触摸的开关组合按键的按动行程一般比较小(一般都是0.1-0.2mm),手机上的这种开关多用利用电子开关的反馈来提供用户的力反馈触感。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指纹触控的普及,指纹触摸的开关组合按键也被应用于笔记本电脑上,作为指纹开关,但是指纹触摸的开关组合按键多是采用弹臂形式的弹性结构,且在按键的背部具有电路板或者“输入/输出”板(IO板),在要求按键行程大的情况下,由于需要考虑弹臂的运动空间,以及考虑弹臂的两端固定,则在厚度方向上会需要较大的空间,而在系统内部空间有限的情况,这种设计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所以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使其能够解决当前指纹触控按键中弹臂的安装需要在厚度上占据较大空间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按键模组,包括:生物特征识别部件,包括采集部分,用于采集按压按键的对象的生物特征;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生物特征识别部件的下方,至少包括环形侧壁,所述环形侧壁提供按键按下时的全部支撑力,并提供解除按压时的全部回弹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地,前述的生物特征识别按键模组,其中所述弹性件还包括:
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环形侧壁连接形成中空的凸起结构,所述顶盖靠近或贴紧所述生物特征识别部件。
可选地,前述的生物特征识别按键模组,其还包括:
罩壳和电路板组件;
所述罩壳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生物特征识别部件容置在所述开口中,所述弹性件和所述电路板组件依次层叠的容置在所述罩壳中;
其中,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顶盖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关;所述弹性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环形侧壁一周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夹在所述电路板组件和所述罩壳之间。
可选地,前述的生物特征识别按键模组,其中所述开口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向远离所述罩壳顶部外表面的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生物特征识别部件设置在所述翻边围成的空间中,并位于所述翻边的边沿位置。
可选地,前述的生物特征识别按键模组,其中所述顶盖朝向所述电路板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压块,所述压块与所述开关相对。
可选地,前述的生物特征识别按键模组,其中所述罩壳为透明材质;
所述弹性件为硅胶材质。
可选地,前述的生物特征识别按键模组,其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174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