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降温使用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16130.8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51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余俊祥;胡凤苹;陈浩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铭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何耀煌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华南大道一号华南国际印刷纸品包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降温 使用 原子 吸收 分光 光度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降温使用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涉及光度计技术领域,包括光度计主体、底座、制冷机组、蒸发器和真空气泵,所述光度计主体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光度计主体的后端与制冷机组的前端固定安装。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真空气泵通过导管将封盖底部的放置槽内的空气抽离,使得放置槽内部的空气被抽离,接着通过操作屏开启分光光度计对样品开始检测,然后打开制冷机组和蒸发器,对放置槽内不断地注入冷气,经过制冷机组循环的冷气再经过蒸发器时,蒸发器会将循环空气中的水分蒸发去除,保持样品检测温度的同时还能去除仪器中的水汽,避免机械部件锈蚀和使金属镜面的光洁度下降,提升了检测精度和增加了仪器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度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降温使用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背景技术
分光光度计,又称光谱仪(spectrometer),是将成分复杂的光,分解为光谱线的科学仪器。测量范围一般包括波长范围为380~780nm的可见光区和波长范围为200~380nm的紫外光区。不同的光源都有其特有的发射光谱,因此可采用不同的发光体作为仪器的光源。钨灯的发射光谱:钨灯光源所发出的380~780nm波长的光谱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可得到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连续色谱;该色谱可作为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光源。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 209656552 U的“分光光度计”,包括分光光度计本体,所述分光光度计本体上开设有检测腔,检测腔内设有放置盒,放置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滑座,两个滑座的底部均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的两侧为开口构造,检测腔内固定安装有两个导向杆,且两个导向杆分别滑动安装在相对应的导向槽内,且导向杆的两端均延伸至导向槽外,两个导向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定位槽,两个滑座上均开设有固定腔,两个固定腔内均固定安装有滑杆,同一个滑杆上滑动套设有两个连接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操作便捷,能够快速的对放置盒进行拆卸和安装,方便对放置盒进行清洁或更换,节省时间。
但现有技术中,在长期使用分光光度计时,因分光光度计中的温度和湿度,可以引起机械部件的锈蚀,使金属镜面的光洁度下降,引起仪器机械部分的误差或性能下降;造成光学部件如光栅、反射镜、聚焦镜等的铝膜锈蚀,产生光能不足、杂散光、噪声等,甚至仪器停止工作,从而影响仪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在长期使用分光光度计时,因分光光度计中的温度和湿度,可以引起机械部件的锈蚀,使金属镜面的光洁度下降,引起仪器机械部分的误差或性能下降;造成光学部件如光栅、反射镜、聚焦镜等的铝膜锈蚀,产生光能不足、杂散光、噪声等,甚至仪器停止工作,从而影响仪器寿命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便于降温使用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降温使用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包括光度计主体、底座、制冷机组、蒸发器和真空气泵,所述光度计主体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光度计主体的后端与制冷机组的前端固定安装,所述制冷机组的两侧与蒸发器的一侧相连通,所述制冷机组的顶部与真空气泵的底部高度安装,所述光度计主体的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操作屏,所述光度计主体的另一侧顶部活动安装有封盖,所述封盖的后端顶部与真空气泵的一端相连通,位于所述封盖底部的光度计主体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与制冷机组的前端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封盖的后端活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与光度计主体的顶部活动安装。
优选的,所述封盖的后端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侧卡接有密封套。
优选的,所述密封套的顶部相连通有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与真空气泵的一端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卡盒,所述放置槽的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通板。
优选的,所述连通板靠近卡盒的一侧均匀相连通有多个制冷口,每个所述制冷口的内侧均固定安装有过滤件,所述连通板的后端与制冷机组的前端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铭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铭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161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靠密封的单向阀
- 下一篇:太阳能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