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叠螺机出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15381.4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91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蔡水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永博盛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5 | 分类号: | C02F11/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螺机出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脱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叠螺机出泥结构,包括叠螺筒、螺旋轴、背压板和刮泥机构,螺旋轴转动设于叠螺筒上,用于将污泥从叠螺筒入口端输送至出口端,且抵触于叠螺筒的出口端部处;背压板套设在叠螺机的螺旋轴上,且与叠螺筒的出口端部抵触;刮泥机构包括刮泥板和与刮泥板传动连接并驱动刮泥板转动的刮泥板驱动组件,刮泥板设于叠螺筒出口端和背压板之间,且两侧分别与叠螺筒出口端和背压板面接触,用于刮除叠螺筒出口端和背压板靠近叠螺筒一侧的污泥。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污泥粘附于叠螺筒的出口端和背压板上,造成堵塞,方便后续泥饼顺利排出叠螺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脱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螺机出泥结构。
背景技术
污泥是污水处理厂以及污水站污水处理后的必然产物,未经过处理的污泥进入环境后,将会直接给水体和大气带来二次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活动也将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污泥在处理上可分为污泥脱水工艺与污泥干化工艺两种,目前,污泥脱水工艺中广泛使用的设备就是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简称叠螺机)。
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的工作原理为螺旋轴转动,设在推动轴外围的多重固活叠片相对移动,在重力作用下,水从相对移动的叠片间隙中滤出,实现快速浓缩;经过浓缩的污泥随着螺旋轴的转动不断往前移动;沿泥饼出口方向,螺旋轴的螺距逐渐变小,环与环之间的间隙也逐渐变小,螺旋腔的体积不断收缩;在出口处背压板的挤压作用下,叠螺筒内污泥所受的压力逐渐增大,在螺旋轴依次连续运转推动下,污泥中的水分受挤压排出,滤饼含固量不断升高,最后污泥挤压凝固后形成泥饼,从叠螺筒的出口端和背压板之间排出叠螺筒,并通过出泥通道排出脱水机外。
然而现有的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在脱水过程中,由于污泥具有粘性,排出时,容易粘附于叠螺筒的出口端和背压板上,无法脱落,长时间后,粘附于叠螺筒出口端和背压板上的污泥容易凝固结块,从而影响背压板的挤压作用,还会造成堵塞,导致泥饼无法顺利排出叠螺筒。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叠螺机出泥结构,能够防止污泥粘附于叠螺筒的出口端和背压板上,造成堵塞,方便后续泥饼顺利排出叠螺筒。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叠螺机出泥结构,包括叠螺筒、螺旋轴、背压板和刮泥机构。
螺旋轴转动设于叠螺筒上,用于将污泥从叠螺筒入口端输送至出口端,且抵触于叠螺筒的出口端部处;
背压板套设在叠螺机的螺旋轴上,且与叠螺筒的出口端部抵触;
刮泥机构包括刮泥板和与刮泥板传动连接并驱动刮泥板转动的刮泥板驱动组件,刮泥板设于叠螺筒出口端和背压板之间,且两侧分别与叠螺筒出口端和背压板面接触,用于刮除叠螺筒出口端和背压板靠近叠螺筒一侧的污泥。
进一步设置,前述的刮泥板驱动组件包括转盘和与转盘传动连接并驱动转盘转动的转盘驱动件,转盘转动设于背压板上,作为刮泥板的载具,且转盘与背压板同轴设置。
如此设置,转盘驱动件启动时,驱动转盘转动,从而带动刮泥板随之转动。
进一步设置,前述的转盘驱动件为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转盘外侧设有若干与主动齿轮啮合的齿部。
如此设置,旋转电机启动时,驱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通过与齿部啮合带动转盘转动。
进一步设置,前述的背压板上开设有环状凹部,转盘套设于背压板的环状凹部处。
如此设置,转盘通过套设于背压板的环状凹部处,从而转动设于背压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永博盛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厦门市永博盛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153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电压拖链内部用电缆
- 下一篇:装配式建筑外墙板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