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河湖岸线应急处理的湿地船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14916.6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1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杜建强;邢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德华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B63B39/03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027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湖岸 应急 处理 湿地 | ||
1.一种适用于河湖岸线应急处理的湿地船,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位于船体(1)第一端的控制模块(2)、位于船体(1)第二端的设备模块(3)以及位于船体中间的处理模块,所述的处理模块接收河湖岸线管道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所述的处理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区,在所述的处理区内设置用于处理污水的处理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河湖岸线应急处理的湿地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区至少两个,每个所述的处理区之间通过串联、并联或者串并联结合的方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河湖岸线应急处理的湿地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区有三个且串联,根据污水的流向分别为第一处理区(4)、第二处理区(5)以及第三处理区(6);所述的第三处理区(6)位于第一处理区(4)与第二处理区(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河湖岸线应急处理的湿地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处理区(4)内从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置活性炭层(41)、透水层(42)以及轻质滤料层(43),在所述的第一处理区(4)底部设置第一进水管(44),在所述的第一处理区(4)顶部设置第一出水管(45),所述的第一出水管(45)连接至第二处理区(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河湖岸线应急处理的湿地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处理区(4)顶部设置第一溢流管(46),第一溢流管(46)连接至第二处理区(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河湖岸线应急处理的湿地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处理区(5)内平行设置若干镂空的网片基质(51),在所述的网片基质(51)上设置用于摄食藻类的贝类和螺类,在所述的第二处理区(5)的一端设置第二进水管(52),在所述的第二处理区(5)的另一端设置第二出水管(53),所述的第二进水管(52)连接第一处理区(4)的出水,所述的第二出水管(53)连接至第三处理区(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河湖岸线应急处理的湿地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二处理区(5)顶部设置第二溢流管(54),第二溢流管(54)连接至第三处理区(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河湖岸线应急处理的湿地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片基质(51)卡设在船体(1)的纵剖面或者横剖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河湖岸线应急处理的湿地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处理区(6)为清水池,在第三处理区(6)内设置第三进水管(61)与第三出水管(62),所述的第三进水管(61)接收第二处理区(5)的出水。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河湖岸线应急处理的湿地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船体(1)的第一端设置第一测距组件(7),在所述的船体(1)的第二端设置第二测距组件(8),所述的第一测距组件(7)与第二测距组件(8)测量到水面的距离用于判断船体(1)的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德华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德华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1491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备环糊精包合物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薄带钢用磁分离除鳞装置及其除鳞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