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高过管夹安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11388.9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58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史正赟;吴真;袁佽先;龚树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能常州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10 | 分类号: | F16L3/10;F16L3/22;F22B37/20;B66F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高过 安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高过管夹安装装置,包括连接杆和支撑板,所述连接杆由垂直相连的固定杆和拉杆构成,所述拉杆端部与支撑板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锅炉高过管夹安装困难,施工时间长且安装质量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电机组锅炉受热面管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炉高过管夹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火电机组受热面管屏泄露一直是造成机组停运的主要因素,一旦发生泄露,只能停运机组处理,损失巨大。为了减少锅炉四管泄漏的概率,锅炉屏过、高过、高再等受热面管屏一般是用管夹固定,防止长期受锅炉烟气冲刷晃动,造成单根管子出列引起超温爆管或晃动应力大引起焊缝开裂爆管。管夹能有效的将整片管制品固定成一个整体,降低烟气冲刷造成的大幅度晃动,是一种防止锅炉受热面管屏泄漏的有效手段。但是安装过程中,由于现场环境狭小,人员施展不开,只能手工固定管夹,花费时间很长;同时由于人工力道较小,管夹与管子贴合不紧密,容易发生碰磨反而损伤受热面管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锅炉高过管夹安装装置,解决锅炉高过管夹安装困难,施工时间长且安装质量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锅炉高过管夹安装装置,包括连接杆和支撑板,所述连接杆由垂直相连的固定杆和拉杆构成,所述拉杆端部与支撑板的一侧面固定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端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若干列定位孔,所述支撑板内设有与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槽,所述拉杆和支撑板通过定位螺栓依次穿过定位孔和定位槽实现安装固定。
进一步的,每列所述定位孔包含两个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管夹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为长方体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设有垂直相连的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的数量均为两条,其横截面形状均为梯形。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厚度为18-22mm。
进一步的,还包括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一端固定于支撑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炉高过管夹安装装置,包括连接杆和支撑板,连接杆由垂直相连的固定杆和拉杆构成,拉杆端部与支撑板的一侧面固定安装;安装管夹时,以固定杆勾住管夹的一侧进行固定,然后在管屏和支撑板之间加设千斤顶,通过千斤顶的作用力推动两侧管夹慢慢收拢,紧密贴合在受热面管屏上,待两侧管夹完全贴合紧密后,将管夹点焊住即可,操作简单,施工时间短,管夹与管屏安装紧密,防止相互晃动碰磨造成事故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管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锅炉高温受热面管屏;2、连接杆;2-1、固定杆;2-2、拉杆;3、支撑板;4、千斤顶;5、管夹;5-1、第一半管夹;5-2、第二半管夹;6、定位孔;7、定位螺栓;8、定位槽;9、纵向加强筋;10、横向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能常州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国能常州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113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配件总成翻转架
- 下一篇:一种便于调节的立体养殖草莓养殖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