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投掷式灭火器灌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09787.1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80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则允;王悦朋;张青;周中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广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3/26 | 分类号: | B67C3/26;B67C3/22;B67C3/24;A62C19/00 |
代理公司: | 山东智汇盛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21 | 代理人: | 徐国印 |
地址: | 27404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投掷 灭火器 灌装 装置 | ||
一种投掷式灭火器灌装装置,包括框体,框体前部设置有传送部;框体内部设置有纵轴、轴承、横轴和移动块,纵轴的上下两端与框体固定相连,轴承以可纵向移动的方式与纵轴相连,横轴与纵轴固定相连,横轴前部以可横向移动的方式与移动块相连,移动块上设置有灌装管,灌装管下端设置有灌装头,灌装头设置为尖刺状结构;具有多个同时灌装、不损伤瓶体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器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投掷式灭火器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投掷式灭火器是灭火设备中常见的设备,在遇到明火时,只需将其投到火焰处,瓶体炸裂开后,内部的灭火剂便会覆盖明火区域,实现灭火效果。
在灌装时,往往采取单个灌装,灌装效率低下,同时由于灌装头的结构不合理,如果采取伸入式灌装方法,则灌装头容易碰伤瓶口,如果采取瓶外灌装方法,则容易产生大量泡沫。
且目前的管桩设备结构都是固定的,当需要灌装不同大小、结构的瓶体时,则需要引入新的灌装装置或者改造灌装装置的结构,使用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个同时灌装、不损伤瓶体的投掷式灭火器灌装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投掷式灭火器灌装装置,包括框体,框体前部设置有传送部;
框体内部设置有纵轴、轴承、横轴和移动块,纵轴的上下两端与框体固定相连,轴承以可纵向移动的方式与纵轴相连,横轴与纵轴固定相连,横轴前部以可横向移动的方式与移动块相连,移动块上设置有灌装管,灌装管下端设置有灌装头,灌装头设置为尖刺状结构。
进一步的,灌装管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进一步的,传送部包括与框体固定相连的底座、用于传送瓶体的传送带、用于限制瓶体位置的限位杆和用于探测瓶体位置的传感器,传送带以可往返滚动的方式设置在底座上部。
进一步的,限位杆和传感器均设置与底座固定相连,限位杆和传感器均设置在传送带的上方,传感器位于限位杆的上方。
进一步的,限位杆包括气缸和伸缩杆,伸缩杆设置在气缸的一端。
进一步的,灌装管连接有用于泵入灭火剂的灌装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投掷式灭火器灌装装置,具有多个同时灌装、不损伤瓶体的优点。
移动块能够在横轴上移动,并且能够增加和减少,能够实现同时灌装不同数量、不同大小瓶体的效果。
横轴上下移动,能够将灌装管伸入瓶体的底部灌装,不会产生大量泡沫,影响灌装质量。
尖刺状结构的灌装头在接触到瓶口时,会在瓶口上滑开,不会发生直接的强硬碰撞,保证了不会对瓶口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灌装管及灌装头细节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1、框体,2、传送部,3、纵轴,4、轴承,5、横轴,6、灌装管,7、移动块,61、灌装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1~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广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广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097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