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五金制品加工用余料回收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08132.2 | 申请日: | 2021-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04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宋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赋乐亨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0B9/32 | 分类号: | B30B9/32;B08B15/04;B02C4/08;B02C4/4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索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31 | 代理人: | 贾文健 | 
| 地址: | 2017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五金制品 工用 回收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五金制品加工用余料回收设备,其包括回收机构和加工台,所述回收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加工台上,所述加工台上开设有第一收集口和第二收集口,所述加工台内包括挤压室,所述加工台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内分为第一收集室和第二收集室,所述第一收集口和所述第一收集室连通,所述第二收集口和所述第二收集室之间通过收集管连通,所述第二收集室和所述第一收集室均与所述挤压室连通,所述挤压室内包括两个挤压板,通过这种设置可以高效率的对余料进行收集处理,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五金制品加工用余料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五金:传统的五金制品,也称“小五金”。指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经人工加工可以制成刀、剑等艺术品或金属器件。现代社会的五金更为广泛,例如五金工具、五金零部件、日用五金、建筑五金以及安防用品等。小五金产品大都不是最终消费品。五金制品是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使用的辅助性、配件性制成品。多用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作,因而得名。现除采用各种金属材料,还广泛采用塑料、玻璃纤维等非金属材料制作。五金制品在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五金制品逐渐丰富和完善,品种越来越多。现有的五金加工余料或者下脚料回收存在着以下问题:1、在对五金件加工时不能及时的进行回收,需要二次收集才可以,因此造成了作业繁琐,2、回收后不能对余料进行合理的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五金制品加工用余料回收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五金制品加工用余料回收设备,包括回收机构和加工台,所述回收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加工台上,所述加工台上开设有第一收集口和第二收集口,所述加工台内包括挤压室,所述加工台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内分为第一收集室和第二收集室,所述第一收集口和所述第一收集室连通,所述第二收集口和所述第二收集室之间通过收集管连通,所述第二收集室和所述第一收集室均与所述挤压室连通,所述挤压室内包括两个挤压板。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内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第二收集室内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两侧均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安装有绞碎辊。
优选的,所述挤压室内转动安装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和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均设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设有皮带。
优选的,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往复丝杆,两个所述挤压板分别螺纹安装在所述往复丝杆上,两个所述往复丝杆的螺纹旋向呈相反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收集室内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第一收集室位于所述第二收集室的右侧,所述挤压室位于所述第一收集室和所述第二收集室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收集口内固定安装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工台、第一收集口、第二收集口、驱动机构、电机、从动齿轮、绞碎辊、主动齿轮、驱动杆、往复丝杆、第一收集室、第二收集室的设置,五金件在加工台上加工时,可以直接将余料投入到第一收集口和第二收集口内进行收集,不需要二次单独进行收集,然后通过,绞碎辊可以对体积较大余料进行绞碎处理,并且通过风机可以对体积较小的余料进行收集,通过这种设置可以高效率的对余料进行收集处理,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杆、往复丝杆、挤压板、皮带轮的设置,当余料经过绞碎辊的绞碎处理后和体积小的余料混合,通过左右挤压板可以对其进行挤压定型,方便后续的收集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五金制品加工用余料回收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赋乐亨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赋乐亨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081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