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溶液热传导的强制汽化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05217.5 | 申请日: | 2021-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89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熊伟;严超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宏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C3/00 | 分类号: | F17C3/00;F17C9/02;F17D1/18;F17D3/01;F16L59/02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顺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2 | 代理人: | 关健垣;黄家权 |
| 地址: | 51802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东门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液 热传导 强制 汽化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溶液热传导的强制汽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储存液态燃气的储罐、用于输送气态燃气的第一燃料管道、用于输送液态燃气的第二燃料管道、以及套设于第二燃料管道外侧的换热管道;所述第一燃料管道的进口端和第二燃料管道的进口端分别连通储罐,第一燃料管道的出口端和第二燃料管道的出口端分别连接用户端;所述换热管道与第二燃料管道之间有用于输送高温换热介质的汽化腔,换热介质由液体加热组件加热,液体加热组件连接主控板。本系统能对液态燃气进行强制汽化,进而增加燃料的供应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汽化系统,具体是一种溶液热传导的强制汽化系统。
背景技术
燃气供应撬装设备是目前燃气供应行业广泛使用的燃气存储、调压、转换、输送设备;LPG即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少量烯烃;LPG瓶组撬装设备是将LPG钢瓶组中的若干液化石油气钢瓶通过高压胶管连接到汇流排管道上,再通过强制汽化或自然汽化、两级调压,向低压燃气管道供气的撬装装置。LPG瓶组撬装设备在我国广泛应用,传统LPG瓶组撬装设备中,LPG小型储罐的应用虽然能提高空间使用率,但LPG小型储罐的燃料供应量有限,所以难以满足庞大的用户端的使用需要,因此需要做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溶液热传导的强制汽化系统,本系统能对液态燃气进行强制汽化,进而增加燃料的供应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溶液热传导的强制汽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储存液态燃气的储罐、用于输送气态燃气的第一燃料管道、用于输送液态燃气的第二燃料管道、以及套设于第二燃料管道外侧的换热管道;所述第一燃料管道的进口端和第二燃料管道的进口端分别连通储罐,第一燃料管道的出口端和第二燃料管道的出口端分别连接用户端;所述换热管道与第二燃料管道之间有用于输送高温换热介质的汽化腔,换热介质由液体加热组件加热,液体加热组件连接主控板。
所述第二燃料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液态燃气流过的第一流量传感器,第一流量传感器连接主控板。
还包括用于提供液压的泵体;所述液体加热组件的出液端通过相应的循环管道连通换热管道的进液端,换热管道的出液端通过相应的循环管道连通液体加热组件的进液端;所述泵体设置于循环管道与液体加热组件之间的管道上;所述泵体连接主控板。
所述换热管道和/或循环管道表面包裹有用于隔热保温的保温层。
所述第一燃料管道和/或第二燃料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连接主控板。
所述第一燃料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液态燃气流过的第二流量传感器,第二流量传感器连接主控板。
所述第一燃料管道的进口端高于储罐内腔的最高液面;所述第二燃料管道的进口端低于储罐内腔的最低液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设置互不干涉的第一燃料管道和第二燃料管道,其中第一燃料管道用于输送气态的LPG,第二燃料管道用于输送液态的LPG;利用LPG沸点低的物理性质,在第二燃料管道表面外侧套设换热管道,使第二燃料管道与换热管道之间形成汽化腔,汽化腔内输送高温的换热介质,换热介质对液态LPG起到加热作用,对液态LPG进行强制汽化,以形成气态的LPG,即第二燃料管道最终供应的是气态的LPG,进而大大的增加气态的LPG的供应量,满足庞大使用群体的需要;而且本系统是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对液态LPG进行强制汽化,安全性好、无污染、更环保、能保证稳定供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强制汽化系统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宏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宏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052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