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螺旋立体式电加热路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04665.3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31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战友;李泽仁;朱安琪;许书铭;郭启骋;卢立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1/26 | 分类号: | E01C11/26;E01C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李林合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螺旋 立体 加热 路面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螺旋立体式电加热路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上面层和中面层之间的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用于加热路面的发热电缆,发热电缆通过卡带分别与导热格栅和隔热格栅固定连接;导热格栅设置于上面层底部,隔热格栅设置于中面层顶部。本实用新型结构采用双螺旋结构,与传统发热电缆相比,采用双层格栅,上层设置导热格栅,传导热量,下层使用隔热格栅,降低热量损失,提高了融雪化冰效果输入功率恒定,减少了能量损耗,提高了路面融雪化冰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加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螺旋立体式电加热路面系统。
背景技术
冬天路面的积雪和结冰对人们出行造成诸多不便,同时给道路畅通和行车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在冰雪天气中,路面附着能力大大降低,对车辆行驶的动力性及安全性极为不利。现有常用的路面融雪除冰方法主要包括人工或机械清除法、撒融雪剂等,融雪效果都不理想,且只能在出现冰雪路面的情况下再进行融雪,不能在冰雪积在路面之前进行预防。
目前较为成熟的发热电缆的铺设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刻槽,通过刻槽方式将碳纤维线镶嵌于中面层内部,不影响上面层摊铺碾压施工,且对层间粘结的影响较小,但是刻槽的深度与宽度需要根据所选取的碳纤维发热线规格确定,且破坏了中面层本身的结构,增加了施工的工作流程,无法适用于多种电缆类型;另一种是制成发热电缆格栅进行铺设,市场上大多数的预制格栅是由高强非隔热材料制成,为方便施工绑扎,发热电缆多置于格栅的空格处,进行蛇形排布,其热量传递相当分散,电缆加热效率低、耗时长、耗能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螺旋立体式电加热路面系统,解决了现有电加热路面系统加热效率低、耗能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双螺旋立体式电加热路面系统,其包括设置于上面层和中面层之间的加热组件。
加热组件包括用于加热路面的发热电缆,发热电缆通过卡带分别与导热格栅和隔热格栅固定连接。
导热格栅设置于上面层底部,隔热格栅设置于中面层顶部。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格栅,上层设置导热格栅,传导热量,下层使用隔热格栅,降低热量损失,提高了融雪化冰效果,结构输入功率恒定,减少了能量损耗,提高了路面融雪化冰的效率。
进一步地,发热电缆沿矩形格栅立体设置。
发热电缆按路面平面形状设置。
进一步地,加热组件为预制成型的整体构件。
本实用新型预制成型的整体构件可以直接安装于路面进行加热,安装便利,施工高效。
进一步地,发热电缆为双螺旋交叉立体式结构。
发热电缆热量传输的时间长,融雪化冰效率更高。
进一步地,发热电缆呈双股立体式螺旋排布于隔热格栅上。
发热电缆可以进行梯度加热,双股工作时,可短时间内融化大量冰雪。单股工作时,清除路面轻微积雪积冰情况,减少能量损耗。
进一步地,隔热格栅包括矩形格栅、等距间隔设置于矩形格栅上的若干横向栅条和与相邻横向栅条之间垂直连接的若干纵向栅条。
本实用新型结构形式大大减少了自身面积。
进一步地,横向栅条垂直于行车方向,所述纵向栅条平行于行车方向。
本实用新型结构形式有效增加了道路上面层和道路中面层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地,发热电缆在矩形边框栅条以及每两道相邻的横向栅条上铺设形成口部与底部等宽的“V”形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046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取放工具的仪表修理架
- 下一篇:一种水下可视钓捕用收放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