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储罐的防止过量冲装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03306.6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89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严超雄;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宏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2 | 分类号: | F17C13/02;F17C13/00;F17C5/0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顺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2 | 代理人: | 关健垣;黄家权 |
地址: | 51802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东门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防止 过量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储罐的防止过量冲装保护装置,所述小型储罐包括燃料储罐;所述燃料储罐通过气相管道连接用户端;所述防止过量冲装保护装置包括用于监测燃料储罐内液相燃料液面的浮子液位计、用于导通或关闭所在气相管道的气相阀、用于采集信号的采集器、以及用于收发信号和下发指令的云端服务器;所述浮子液位计设置于燃料储罐上;所述气相管道连通燃料储罐内腔;所述浮子液位计和气相阀分别通讯连接采集器;所述采集器通讯连接云端服务器。本防止过量冲装保护装置能监控燃料的冲装量,避免过充,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料储罐,具体是一种小型储罐的防止过量冲装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储存有液相LPG(液化石油气)的燃料储罐中,由于液相LPG具有低沸点的物理性质(沸点为-40℃左右),当外界环境温度达到沸点时,液相LPG即可自然汽化成气相LPG;为了保证安全,储罐内腔不能全部充装液相LPG,必须给予自然汽化后产生的气相LPG一定的储存空间。然而现有技术中,燃料储罐安装完成后,一般是通过汽罐车进行燃料冲装;由于燃料储罐内的气量是无法用人工目视进行实时监控的,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监控燃料储罐内部气体的体积量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小型储罐的防止过量冲装保护装置,本装置能监控燃料的冲装量,避免过充,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小型储罐的防止过量冲装保护装置,所述小型储罐包括燃料储罐;所述燃料储罐通过气相管道连接用户端;所述防止过量冲装保护装置包括用于监测燃料储罐内液相燃料液面的浮子液位计、用于导通或关闭所在气相管道的气相阀、用于采集信号的采集器、以及用于收发信号和下发指令的云端服务器;所述浮子液位计设置于燃料储罐上;所述气相管道连通燃料储罐内腔;所述浮子液位计和气相阀分别通讯连接采集器;所述采集器通讯连接云端服务器。
所述燃料储罐上设置有最高液位,气相管道的进气端高于最高液位。
达到最高液位的液相燃料的体积为燃料储罐容积的70%-90%,优选80%。
所述浮子液位计包括浮于液相燃料液面的浮子、以及设置于燃料储罐上的液位表;所述浮子传动连接液位表上的指针,浮子随液面活动以驱动指针相应活动。
所述浮子通过连杆传动连接指针,并驱动指针转动,指针端部指向液位表上的刻度盘。
所述燃料储罐上设置有第一报警液位,达到第一报警液位的液相燃料的体积为燃料储罐容积的30%-50%,优选40%。
所述燃料储罐上设置有第二报警液位,达到第二报警液位的液相燃料的体积为燃料储罐容积的10%-30%,优选20%。
所述云端服务器通讯连接监控终端;所述监控终端包括监控平台和/或移动APP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设置浮子液位计监测液相燃料的液面,进而有效的监控燃料储罐内液相燃料的冲装量,为罐内液相燃料的自然汽化提供充足空间,避免过充而引起罐内压力过大,提高安全性。具体地,当液相燃料达到最高液位时,云端服务器通过采集器下发关闭指令,以关闭气相阀;当液相燃料达到第一报警液位时,云端服务器通过采集器下发第一次报警信号;当液相燃料达到第二报警液位时,云端服务器通过采集器下发第二次报警信号。可见,本装置能实时监控液相燃料,保证自然汽化顺利进行,且可避免因压力过大而引发的安全事故;此外,本工人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避免过剩人工投入,燃料的充装效率提升,降低了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最高液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第一报警液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宏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宏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033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