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媒罐用减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03041.X | 申请日: | 2021-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46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祝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泰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23/00 | 分类号: | B65D23/00;F16F15/067 | 
| 代理公司: | 武汉经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4 | 代理人: | 高照 | 
| 地址: | 437000 湖北省咸宁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媒 罐用减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媒加注领域,公开了一种冷媒罐用减振装置,包括罐体、设置于所述罐体底部的圆筒状的支撑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底端的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圆环形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心轴线重合的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底端设置有圆环形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圆筒状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外壁活动贴合所述限位弹簧的内壁,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端可抵触于所述限位件的顶端;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弹簧的弹性力作用减小相互之间接触产生的反作用力,从而达到减小罐体与称重台之间的撞击力,避免影响罐体内冷媒的稳定性,达到降低安全风险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媒加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媒罐用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冷媒罐主要用于储存冷媒并把冷媒充注至所需的制冷循环系统,在进行冷媒充注或者冷媒回收的过程中,为了计算加注或者回收冷媒的量,就需要对使用前后的冷媒罐分别进行称重。
在对冷媒罐进行称重时,通常是将冷媒罐直接放置在称重台上进行称重,但是由于冷媒罐由刚性材料制成,操作人员在进行称重的过程中,一旦操作过快,没有轻拿轻放,就会导致冷媒罐体与称重台之间有一定的撞击力,影响冷媒罐内冷媒的稳定性,导致一定的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媒罐用减振装置,旨在解决冷媒罐称重过程,与称重台之间的碰撞,影响冷媒罐内冷媒的稳定性,导致一定的安全风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冷媒罐用减振装置,包括罐体、设置于所述罐体底部的圆筒状的支撑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底端的圆环形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心轴线重合的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底端设置有圆环形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圆筒状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外壁活动贴合所述限位弹簧的内壁,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端可抵触于所述限位件的顶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冷媒罐进行称重时,操作人员将冷媒罐放置在称重台上,罐体底部的第二连接件首先抵触于称重台,由于第二连接件本身自重较轻,与称重台之间的撞击力较小,并且第二连接件与称重台之间的撞击力作用于限位弹簧,可以与限位弹簧的弹性力抵消,之后罐体向下压缩限位弹簧,直至第一连接件的底端抵触于限位件的顶端,在此过程中,限位弹簧的弹性力始终反作用于罐体,使罐体下降速度放慢,减小第一连接件与限位件之间的撞击力,从而避免影响罐体内冷媒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限位弹簧以及限位件,将罐体与称重台之间的相互碰撞转化为第二连接件与称重台以及第一连接件与限位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延长罐体与称重台之间相互作用的时间,并且通过限位弹簧的弹性力作用减小相互之间接触产生的反作用力,从而达到减小罐体与称重台之间的撞击力,避免影响罐体内冷媒的稳定性,达到降低安全风险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高度一致的圆筒状的第一限位筒和第二限位筒,所述第一限位筒的外壁活动贴合所述限位件和所述支撑件的内壁,所述第二限位筒的内壁活动贴合所述限位弹簧和所述支撑件的外壁,所述罐体的底端可抵触于所述第一限位筒和所述第二限位筒的顶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冷媒罐放置在称重台或者其它位置时,罐体的底端抵触于第一限位筒和第二限位筒的顶端,第一连接件的底端抵触于限位件的顶端,因此冷媒罐的重力通过第一限位筒、第二限位筒以及限位件作用于第二连接件;通过设置第一限位筒和第二限位筒,使得第一连接筒、第二连接筒以及第二连接件形成一个稳定的圆筒状结构,因此相比于冷媒罐直接通过限位件作用于第二连接件,冷媒罐的重力通过第一限位筒、第二限位筒和限位件作用于第二连接件的结构更加稳定,降低冷媒罐发生倾倒的风险,从而达到降低安全风险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限位筒和所述第二限位筒的顶端均设置有第一弹性连接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弹性连接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泰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泰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030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