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移液管的吸耳球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01338.2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74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邓玉宁;樊耀鸿;孙月;朱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叶万里 |
地址: | 43007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移液管 吸耳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移液管的吸耳球,移液管安装在吸耳球下端,吸耳球与移液管之间安装有第二瓣膜,第一瓣膜安装在吸耳球侧边,细线一端安装有带孔的圆球,圆球活动放置在吸耳球内,细线另一端通过第一瓣膜延伸至外部,使用时,按压吸耳球,使吸耳球内压强大于外界,第二瓣膜闭合,空气只能从第一瓣膜排出,松开吸耳球,吸耳球内压强小于外界压强,第一瓣膜闭合,移液管中空气从第二瓣膜进入吸耳球,移液管中液面上移当液面上升到刻度条位置,拉动细线,使圆球卡在第一瓣膜,外界空气从圆球中心的孔进入吸耳球,使吸耳球内压强与外界相等,使第二瓣膜闭合最后移液管内液体液面停止上移,操作方便,减少了液体导流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移液管的吸耳球。
背景技术
移液管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在平常操作时耳球容易接触不紧,手指堵住移液管时不够迅速,都会造成空气漏出,移液管中液体液面下移,产生误差,而且单靠手指按压移液管上端,难以完美按住,液面依然会缓慢下移,而且手指会按得很疼,这种操作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移液管的吸耳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移液管的吸耳球包括吸耳球、第一瓣膜、第二瓣膜、细线、圆球,吸耳球下端设置有移液管,移液管与吸耳球配合使用,吸耳球底部安装有第二瓣膜,第一瓣膜安装在吸耳球侧边,细线一端安装有带孔的圆球,圆球活动放置在吸耳球内,细线另一端通过第一瓣膜延伸至外部。
作为优选:第一瓣膜与第二瓣膜采用弧形结构。
作为优选:第一瓣膜包括第一左瓣膜与第一右瓣膜,第一左瓣膜与第一右瓣膜之间设置有空隙。
作为优选:第二瓣膜包括第二左瓣膜与第二右瓣膜,第二左瓣膜与第二右瓣膜之间设置有空隙。
作为优选:吸耳球、第一瓣膜、第二瓣膜均由橡胶材质制成。
作为优选:移液管侧面设置有刻度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吸耳球、第一瓣膜、第二瓣膜、细线、圆球,吸耳球下端设置有移液管,移液管与吸耳球配合使用,吸耳球底部安装有第二瓣膜,第一瓣膜安装在吸耳球侧边,细线一端安装有带孔的圆球,圆球活动放置在吸耳球内,细线另一端通过第一瓣膜延伸至外部,使用时,按压吸耳球,使吸耳球内压强大于外界,第二瓣膜闭合,空气只能从第一瓣膜排出,松开吸耳球,吸耳球内压强小于外界压强,第一瓣膜闭合,移液管中空气从第二瓣膜进入吸耳球,移液管中液面上移当液面上升到刻度条位置,拉动细线,使圆球卡在第一瓣膜,外界空气从圆球中心的孔进入吸耳球,使吸耳球内压强与外界相等,于是第二瓣膜闭合最后移液管内液体液面停止上移,液面停在刻度条,瓣膜的设计使液体只能从一个方向流到另一个方向,操作方便,且减少了液体导流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吸耳球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液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吸耳球--1,第一瓣膜--2,第二瓣膜--3,第一右瓣膜--4,第一左瓣膜--5,第二左瓣膜--6,第二右瓣膜--7,移液管--8,刻度条--9,细线--10,圆球--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未经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013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暖气漏水自动关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指甲保护的女骑手专用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