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荧光粉沉降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300524.4 | 申请日: | 2021-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79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高春瑞;涂舒;邹爱文;苏水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多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5/04 | 分类号: | G01N15/04;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刘建科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粉 沉降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荧光粉沉降检测装置,包括加热平台、透明容器以及激发光源,所述透明容器用于装盛具有荧光粉颗粒的透明胶;所述透明容器设置于加热平台上,通过加热平台加热透明容器内的透明胶,所述透明容器上设置有竖向延伸的刻度尺,所述激发光源设置于透明容器的外侧,且发光面朝向所述透明容器,用于照射透明容器内的荧光粉颗粒,以激发荧光粉颗粒发光。能够简单、快速的检测荧光粉在透明胶中的沉降速率,该装置结构简单,以现有的实验室仪器就可以实现,无需额外采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封装工艺领域,具体涉及荧光粉沉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比较普遍运用的白光光源是通过蓝光芯片激发荧光粉形成白光,由于蓝光的生物性危害,影响人的生理健康,现市场采用紫外芯片替代传统蓝光芯片激发荧光粉做照明灯珠,已经得到广泛使用。
紫外芯片激发荧光粉的方案,能减少蓝光的危害,且特定场合中还能起到杀菌作用。但因紫外LED芯片对荧光粉的激发效率较低,荧光粉分布不均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良率。且在不同硅胶中,荧光粉的沉降使得荧光粉分布不均,进而影响紫外灯珠的产品打靶集中性。
在实际生产中,点胶工序,无法及时将点胶后的产品第一时间送入烤箱烘烤,造成荧光粉第一次沉淀,且进入烤箱加热后,胶体流动性增强,增加了荧光粉的沉淀速度,造成第二次沉降;因此,需要从现有的透明胶中选择能够使荧光粉颗粒沉降稳定的一种或几种;而如何快速的检测确认是一个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荧光粉沉降检测装置,能够简单、快速的检测荧光粉在透明胶中的沉降速率,以此选择能够使荧光粉颗粒沉降稳定的胶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荧光粉沉降检测装置,包括加热平台、透明容器以及激发光源,所述透明容器用于装盛具有荧光粉颗粒的透明胶;所述透明容器设置于加热平台上,通过加热平台加热透明容器内的透明胶,所述透明容器上设置有竖向延伸的刻度尺,所述激发光源设置于透明容器的外侧,且发光面朝向所述透明容器,用于照射透明容器内的荧光粉颗粒,以激发荧光粉颗粒发光。
进一步的,所述激发光源为蓝光光源,所述激发光源发出蓝光以激发荧光粉颗粒发出白光。
进一步的,所述激发光源为蓝光LED光源。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平台为带有温控的恒温加热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容器为玻璃烧杯。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测试时,将测试透明胶装入透明容器内,再往透明胶表面滴入荧光粉颗粒;加热平台加热透明容器内的透明胶以模拟LED封装流程;使荧光粉颗粒模拟封装流程进行沉降;并在外侧的激发光源的照射下发光,如此,测试人员就可以直观、明确的确定荧光粉颗粒的位置,并参照透明容器上的刻度尺进行记录;以供后续比对、确认。该装置结构简单,以现有的实验室仪器就可以实现,无需额外采购。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荧光粉沉降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多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多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005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投影仪振镜保护电路
- 下一篇:箱装果蔬低温等离子体气流式冷杀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