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反向顶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99899.3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42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范家明;刘江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普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67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朱召云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模具 反向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反向顶出机构,包括前模座和前模顶出板,前模座可拆卸安装在顶升气杆的顶端,顶升气杆固定在顶升气缸的输出端,顶升气缸固定在前模顶出板上,前模顶出板固定在前模顶出托板上,该种机构在原有常规注塑成型模基础上,针对特殊产品设计新型顶出机构的方法,在两次注塑成型模经过更改顶出机构后将其合并一次注塑成型后,从成本上节省了一套注塑成型模,大大缩短流程周转周期,提高产出效率,且设计改到前模后,作业上更稳定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顶出机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注塑模具反向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注塑还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注射成型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射成型是通过注塑机和模具来实现的。
但是现有的注塑模具一般包括前模和后模,利用后模顶出前模,成本较高,安装时比较费时费力,影响产出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反向顶出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反向顶出机构,包括前模座和前模顶出板,所述前模座可拆卸安装在顶升气杆的顶端,所述顶升气杆固定在顶升气缸的输出端,所述顶升气缸固定在前模顶出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前模顶出板固定在前模顶出托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前模顶出托板上设有注塑凹槽,所述前模座内部对应设有注塑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前模座的底部固定有连接轴,所述前模顶出托板上设有用于置放连接轴的通孔,所述连接轴用于连接其它顶升气缸的输出轴。
进一步的,所述前模顶出托板上设有用于支撑前模座的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前模顶出托板的底部设有支撑脚。
进一步的,所述前模座通过转动块螺纹安装在顶升气杆的顶端,所述转动块通过外螺纹与前模座螺纹连接,且所述转动块通过内螺纹螺纹连接于顶升气杆顶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种机构在原有常规注塑成型模基础上,针对特殊产品设计新型顶出机构的方法,在两次注塑成型模经过更改顶出机构后将其合并一次注塑成型后,从成本上节省了一套注塑成型模,大大缩短流程周转周期,提高产出效率,且设计改到前模后,作业上更稳定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前模座;2、前模顶出板;3、顶升气杆;4、顶升气缸;5、前模顶出托板;6、注塑凹槽;7、注塑凸起;8、连接轴;9、通孔;10、支撑板;11、支撑脚;12、转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部”和“顶部”、“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反向顶出机构,包括前模座1和前模顶出板2,前模座1可拆卸安装在顶升气杆3的顶端,顶升气杆3固定在顶升气缸4的输出端,顶升气缸4固定在前模顶出板2上。
前模顶出板2固定在前模顶出托板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普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普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998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滑透水涂层材料用存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热能循环利用的萃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