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室间隔穿孔用封堵器及治疗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299248.4 | 申请日: | 2021-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90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 发明(设计)人: | 任凯炳;朱泽荀;姚瑶;李俊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95 | 代理人: | 许静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室间隔 穿孔 封堵 治疗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间隔穿孔用封堵器以及治疗系统,治疗系统包括封堵器和输送器,室间隔穿孔用封堵器包括封堵球囊、强固剂和固定件,输送器包括输送导管,输送导管的远端用于与封堵球囊的近端可分离地连接,输送导管用于输送向封堵球囊输送强固剂,封堵球囊扩张后用于至少部分穿设在室间隔穿孔中,封堵球囊的表面设置有微孔,微孔用于释放强固剂,强固剂用于加固和/或修复病变心肌,固定件用于将封堵球囊固定于室间隔穿孔中且不损伤病变心肌,从而增强封堵性能,改善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室间隔穿孔用封堵器及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VSR)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发生缺血并出现破裂导致的继发性室间隔缺损,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严重并发症之一,约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1%~2%。该病的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且多数发生于初次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一旦发生,会导致左向右血液分流发生,体循环的血量减少,肺循环血量增多,病人出现低血压、低心排综合征、肺水肿、左/右心功能不全、少尿、呼吸困难,甚至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室间隔穿孔的预后非常差,死亡率非常高,24小时死亡率为25%,一星期内为50%,一个月的死亡率高达80%,而仅有7%的病人能够生存一年以上。
因此,对于室间隔穿孔的治疗十分关键。而由于其与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在形成机制、病理生理等方面有较大差异,故在治疗方法上也有很大的区别。目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其中,内科药物治疗旨在改善症状和心功能,为下一步手术或介入治疗创造机会。外科治疗是通过开胸的方式对患者室间隔穿孔进行修补,但由于穿孔初期的室间隔组织异常脆弱,因此外科手术通常至少需要等待两周时间让组织初步愈合以确保缝合强度。但这不利于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患者死亡率。
目前,在介入封堵治疗中尚无特别设计的室间隔穿孔专用封堵器,临床上采用的封堵器为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封堵器,其容易损伤脆弱的室间隔穿孔处组织,还容易导致残余分流等并发症,而且固定也不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间隔穿孔用封堵器及治疗系统,以适应于心梗后引起的室间隔穿孔,可解决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封堵器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室间隔穿孔用封堵器,包括封堵球囊、强固剂和固定件;所述封堵球囊被配置为扩张后至少部分穿设在室间隔穿孔中;所述封堵球囊的表面设置有微孔,所述微孔用于释放所述强固剂;所述强固剂被配置为用于加固和/或修复病变心肌;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封堵球囊固定于所述室间隔穿孔中且不损伤所述病变心肌。
可选地,所述封堵球囊包括球囊主体和远端导管,所述球囊主体固定套设在所述远端导管上,所述远端导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液孔,至少一个所述出液孔与所述球囊主体的空腔连通;所述球囊主体的表面设置有所述微孔;
所述封堵器还包括能够开闭的密封装置;当所述密封装置关闭时使所述封堵球囊的近端被密封;当所述密封装置打开时使所述远端导管与一输送导管连通。
可选地,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封堵球囊的近端端口处,所述单向阀被配置为受到封堵球囊的近端向远端方向的压力时打开,且所述单向阀还被配置为受到封堵球囊的远端向近端方向的压力时关闭,所述出液孔设置于所述单向阀和所述封堵球囊的远端端口之间。
可选地,所述单向阀为瓣膜,所述瓣膜由多个瓣叶沿周向相互连接而成,多个所述瓣叶的一端能够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
可选地,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压力阀,所述压力阀包括活塞和弹簧,所述活塞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远端导管内并用于密封所述封堵球囊的近端,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塞,另一端与所述远端导管固定连接;
当所述活塞移动至所述出液孔的远端,所述出液孔设置于所述封堵球囊的近端端口与所述活塞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微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992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