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电涡流机实验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97966.8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51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叶治洲;叶志高;董子策;李航;叶天仕 | 申请(专利权)人: | 儋州警锐机动车辆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25/00 | 分类号: | G01L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1700 海南省儋州市兰洋***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涡流 实验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电涡流机实验平台,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端的涡流机体,机架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垫架,机架的上表面开设有弧形转槽,弧形转槽的内底面固定安装有供油组件,机架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滑轨板,滑轨板设置有四组,滑轨板的一端设置有轮廓环板,内撑环架设置在轮廓环板的内侧,升降伸缩杆设置在内撑环架四角的上表面,升降伸缩杆的一端与机架的下表面相连接,当平台需要移动转运时,通过控制升降伸缩杆使内撑环架带动万向轮移至轮廓环板的下端,使万向轮与地面直接接触,进而便于对平台进行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流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电涡流机实验平台。
背景技术
电涡流机主要由旋转部分、摆动部分、测力部分等组成,感应体形状犹如直齿轮,产生涡流的地方在导磁涡流环的孔壁上,励磁绕组通上直流电后,则围绕励磁绕组产生一个闭合磁通,涡流机需要定期进行实验,以对其进行观察和维护。
涡流机实验平台体大量重,人工转运太过繁琐,目前平台的底部大多会加设万向轮以解决转运问题,但万向轮会加强平台底部的滑动性,易导致平台无法稳定立于地面。
针对以上问题,对现有装置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智能电涡流机实验平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涡流机实验平台,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人工转运太过繁琐以及平台无法稳定立于地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电涡流机实验平台,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端的涡流机体,机架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垫架,所述机架的上表面开设有弧形转槽,弧形转槽的内底面固定安装有供油组件;
所述机架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滑轨板,滑轨板设置有四组,滑轨板的一端设置有轮廓环板。
进一步地,所述轮廓环板四角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一端与机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滑轨板的内侧开设有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供油组件包括设置在弧形转槽内底面的安装条板以及安装在安装条板上表面的容纳盒,容纳盒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腔。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盒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刷柄,刷柄的上表面设置有刷毛。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的内部设置有浸油海绵,浸油海绵的高度低于刷毛。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垫架包括设置在轮廓环板内侧的内撑环架以及设置在内撑环架四角上表面的升降伸缩杆,升降伸缩杆的一端与机架的下表面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撑环架的四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滑块,滑块与滑槽相连接,内撑环架四角的下表面设置有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电涡流机实验平台,内撑环架设置在轮廓环板的内侧,升降伸缩杆设置在内撑环架四角的上表面,升降伸缩杆的一端与机架的下表面相连接,当平台需要移动转运时,通过控制升降伸缩杆使内撑环架带动万向轮移至轮廓环板的下端,使万向轮与地面直接接触,进而便于对平台进行移动。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电涡流机实验平台,轮廓环板四角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一端与机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滑轨板的内侧开设有滑槽,内撑环架的四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滑块,滑块与滑槽相连接,内撑环架四角的下表面设置有万向轮,当平台需要放置于地面时,收缩升降伸缩杆,使万向轮收纳进轮廓环板的上端,使轮廓环板与地面直接接触,进而可使平台稳定放置于地面,在支撑垫架上下移动过程中,滑块与滑槽相连接,以提升支撑垫架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且增强支撑垫架的限位效果,避免其跑偏,造成平台晃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儋州警锐机动车辆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儋州警锐机动车辆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979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定位精准的回位机构
- 下一篇:一种隔爆型配电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