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增加接触面摩擦力的大理石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297776.6 | 申请日: | 2021-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35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陆海鸥;陆海荣;周惠丽;吴志煌;袁保秀;邓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安旭源石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3/00 | 分类号: | E04H13/00;E04F15/08;E04F13/072;E04H17/14 | 
| 代理公司: | 温州联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61 | 代理人: | 吴娇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增加 接触面 摩擦力 大理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增加接触面摩擦力的大理石,包括大理石主体: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大理石主体的中心内部;第一孔洞,所述第一孔洞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右侧上方;第二孔洞,所述第二孔洞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左侧上方;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孔洞的内部。该可增加接触面摩擦力的大理石,通过设置有表面摩擦力不同的挡板,使得大理石的表面摩擦力实现变化,通过推动机构将摩擦力不同的挡板向上推动,通过限位机构使得推动机构不会随意发生变化,从而达到可增加接触面摩擦力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理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增加接触面摩擦力的大理石。
背景技术
大理石是一种日常非常容易见到建筑材料,其常用于建造纪念碑、铺砌地面、墙面、雕刻栏杆等,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因产于中国云南大理而得名。
现有的大理石会经常做成物料的滑槽,但现有物料滑槽的大理石摩擦力是固定不变的,当需要改变物料的滑动速度时,现有的大理石滑槽就很难做到。
需要一种可增加接触面摩擦力的大理石,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加接触面摩擦力的大理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大理石会经常做成物料的滑槽,但现有物料滑槽的大理石摩擦力是固定不变的,当需要改变物料的滑动速度时,现有的大理石滑槽就很难做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增加接触面摩擦力的大理石,包括大理石主体:
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大理石主体的中心内部;
第一孔洞,所述第一孔洞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右侧上方;
第二孔洞,所述第二孔洞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左侧上方;
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孔洞的内部;
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限位机构的下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大理石表面的摩擦力可以发生改变。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有: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孔洞的内部;
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内部;
推杆,所述推杆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
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推杆的内部;
卡块,所述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
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卡块的中间外侧;
第三孔洞,所述第三孔洞设置在所述限位板的外侧;
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推杆的下方;
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孔洞的两侧内部;
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推杆的下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连接板位置不会轻易的发生变化。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主视外观结构形状为梯形,且卡块的宽度与第四凹槽的宽度一致,并且第四凹槽等距分布在第一孔洞的两侧内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卡块可以运动到第四凹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有:
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下方;
第二推板,所述第二推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推板的后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安旭源石业有限公司,未经南安旭源石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977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物联安防报警设备
 - 下一篇:一种物联网控制的环境自动检测报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