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判断通信的智能检测盒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297184.4 | 申请日: | 2021-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58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黄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3/16 | 分类号: | H02G3/16;H02G3/08;H02G3/03;G01R31/54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白玉娟 |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判断 通信 智能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判断通信的智能检测盒,包括盒体、接线座以及固定盖板,所述盒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盒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接线座,所述接线座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接线槽,所述接线槽的表面设有滑动连接的固定盖板,所述固定盖板的表面开设有与接线槽一一对应的夹线槽,所述接线座与固定盖板的连接设有滑动连接的滑槽,所述盒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显示屏和操作按钮,所述操作按钮位于显示屏的下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盒体的侧壁设有接线座,配合其表面滑动连接的固定盖板,方便对通信线缆快速进行连接、固定,提高检测操作时接线的方便性,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判断通信的智能检测盒。
背景技术
通信设备,英文简称ICD,全称IndustrialCommunicationDevice。用于工控环境的有线通讯设备和无线通讯设备。有线通讯设备主要介绍解决工业现场的串口通讯,专业总线型的通讯,工业以太网的通讯以及各种通讯协议之间的转换设备,主要包括路由器、交换机、modem等设备。
目前,市场中的通信线缆在进行通断检测时,往往需要对线缆进行剥线并连接在检测设备上,不方便对进行接线连接操作,且剥线时需要使用专用工具,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判断通信的智能检测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线缆检测时需要剥线而带来连接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判断通信的智能检测盒,包括盒体、接线座以及固定盖板,所述盒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盒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接线座,所述接线座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接线槽,所述接线槽的表面设有滑动连接的固定盖板,所述固定盖板的表面开设有与接线槽一一对应的夹线槽,所述接线座与固定盖板的连接设有滑动连接的滑槽,所述盒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显示屏和操作按钮,所述操作按钮位于显示屏的下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盒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把手,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夹线槽的内壁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呈楔形均匀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盖板侧壁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内嵌于滑槽内且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侧壁设有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接线槽的内部设有夹线片,所述夹线片的边缘处设有锯齿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盒体的侧壁设有接线座,配合其表面滑动连接的固定盖板,方便对通信线缆快速进行连接、固定,提高检测操作时接线的方便性,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接线槽的内部设有锯齿状的夹线片,方便对线缆的表面进行快速破开,大大提高线缆接线的工作效率,减少工具的使用,方便进行接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判断通信的智能检测盒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盖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盒体-1,接线座-2,固定盖板-3,支撑架-4,接线槽-5,夹线槽-6,滑槽-7,显示屏-8,操作按钮-9,把手-10,橡胶垫-11,限位块-12,滑块-13,锁紧螺栓-14,夹线片-15,锯齿槽-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同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971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易拆接电缆前接头
- 下一篇:新型聚酰亚胺薄膜热亚胺化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