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用多功能复合抗拉型采煤机用橡套扁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96375.9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68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钱章兴;陆燕辉;刘春艳;王兵兵;顾婷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蓝昊电气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08;H01B9/00;H01B9/02;H01B11/22;H01B7/17;H01B7/18;H01B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多功能 复合 抗拉型 采煤 机用橡套扁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煤矿用多功能复合抗拉型采煤机用橡套扁电缆,包括动力线芯、加强件、控制线芯组件、通讯线芯组件及包覆于所有线芯外的护层,所述控制线、通讯线芯组件绞合成一组复合缆芯,复合缆芯与所述动力线芯、加强件平行放置。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频繁移动小半径弯曲的薄煤层使用,扁形结构设计实现有限空间内的小半径弯曲,大大提高了薄煤层采煤机电缆耐弯曲性能,延长电缆使用寿命,实现了多功能一体化,减少电缆更换频率及资源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复合抗拉型采煤机电缆,具体为一种煤矿用多功能复合抗拉型采煤机用橡套扁电缆。
背景技术
与采煤机配套的电缆在使用过程中是跟随采煤机往复运动的,也就意味着采煤机电缆在使用过程中一直处于频繁弯曲状态,近年来,煤矿行业对于薄煤层的开采越来越多,因煤层很薄,采高一般不超过1米,有的甚至只有几十公分,因此导致电缆可弯曲空间较小,圆形采煤机电缆在如此小弯曲半径下,经常出现由于弯曲导致的断芯情况,电缆使用寿命短,而煤矿更换电缆都是人工更换,需要大量的人力,且耗费时间较长,造成极大的浪费。扁电缆由于外形为带状,相同截面的扁电缆外形宽度只有圆形电缆外径一半及以下,因此扁电缆的最小可弯曲半径也只要原电缆的一半,在薄煤层场合的使用寿命较圆形橡套软电缆更长。且随着矿井智能化工作的推进,矿山采煤设备也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向多功能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采煤机电缆的多功能、智能化也成了必然趋势,因此急需出现一种适用于薄煤层的多功能复合抗拉型采煤机用橡套扁电缆。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用多功能复合抗拉型采煤机用橡套扁电缆,适用于频繁移动弯曲的薄煤层使用,实现了大功率运动型电缆的远距离、抗干扰、高保真、高比特率信号的并存传输。同时还实现了多功能一体化的功能,不仅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减少电缆敷设的时间和难度,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煤矿用多功能复合抗拉型采煤机用橡套扁电缆,包括动力线芯、加强件、控制线芯组件、通讯线芯组件及包覆于所有线芯外的护层,所述控制线、通讯线芯组件绞合成一组复合缆芯,复合缆芯与所述动力线芯、加强件平行放置。
进一步的,所述橡套扁电缆的横截面为长方形。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线芯设有3根,3根所述的动力线芯平行设置,所述复合缆芯、加强件设置在3根动力线芯中的其中两个相连的线芯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件设置在橡套扁电缆的中心,复合缆芯和1根动力线芯以及2根动力线芯分别设置在加强件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线芯包括:动力线芯导体、包覆在所述动力线芯导体外部的动力线芯绝缘层及动力线芯绝缘层外的动力金属屏蔽层。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件采用多股钢丝绳或高强度纤维绞合而成,其中,加强件的拉断力大于等于三根动力线芯拉断力的一半。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线芯包括内层控制线导体、内层控制线绝缘、外层控制线导体及外层控制线绝缘,所述内层控制线导体31是由内芯以及包覆在内芯上的多根铜丝组成,所述内芯是高强度抗拉单元的缠绕或编织式导体,多根铜丝以30°-60°的角度缠绕或编织在内芯上,所述内层控制线绝缘由高分子绝缘材料挤包而成,所述外层控制线导体是由多根铜丝以30°-60°的角度缠绕或编织在控制线内层绝缘上,所述外层控制线绝缘由高分子绝缘材料挤包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线芯由单层控制线芯组成,即只有控制线导体、控制线绝缘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线芯组件绞合线芯以及包覆绞合线芯外的通信金属屏蔽层,所述绞合线芯是由2根通信线芯和1或2组光纤组件绞合而成,其中通信线芯包括通信线芯导体以及包覆在通信线导体外的通信线芯绝缘层,所述通信线芯绝缘层采用超低介电常数高分子聚合物,介电常数小于2.1;所述通信金属屏蔽层由金属薄膜外加铜丝编织组成,铜丝编织覆盖率大于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蓝昊电气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蓝昊电气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963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语文初级教学用汉字教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械制造用零件抛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