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合纺纱用粗纱机的牵伸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93539.2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30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姜芊煜;徐秀国;毕晓雯;姜永鹏;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骐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32 | 分类号: | D01H5/32;D01H5/22;D02G3/34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何兆菲 |
地址: | 266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纺纱 用粗纱机 牵伸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混合纺纱用粗纱机的牵伸结构,包括罗拉架和摇架,罗拉架有两个,左右相对间隔布置,两个罗拉架通过摇架节轴固定相连,摇架设在摇架节轴上。两个罗拉架之间设有四个罗拉。摇架底部由前往后依次设有第一上皮辊组、第二上皮辊组、第三上皮辊组、第四上皮辊组,四个上皮辊组分别与四个罗拉一一对应配合。各上皮辊组均包括两个上皮辊,第三上皮辊组的两个上皮辊具有第一环形槽,第四上皮辊组的两个上皮辊具有第二环形槽,第二环形槽与其前侧对应的第一环形槽错位布置。本实用新型的牵伸结构,可同时喂入多组纤维进行复合牵伸,纺多组复合彩色纱,通过控制喂入速度,可以实现成分配比的任意变化,纤维混合均匀,复合效果极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纺纱用粗纱机的牵伸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普通粗纱机的牵伸机构只能对一组纤维进行牵伸,无法实现多组纤维复合牵伸,粗纱即的牵伸机构结构单一,不能形成多彩粗纱。或在纤维牵伸时喂入粗纱,形成多彩粗纱,但这种方式会造成纤维混合不均匀,复合效果很差。因此,现有技术亟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混合纺纱用粗纱机的牵伸结构,解决现有粗纱机的牵伸机构结构单一,无法实现多组纤维复合牵伸,纤维混合不均匀,复合效果很差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合纺纱用粗纱机的牵伸结构,包括罗拉架和摇架,罗拉架有两个,左右相对间隔布置,两个罗拉架之间设有四个罗拉,由前往后依次为一罗拉、二罗拉、三罗拉和四罗拉。
摇架底部由前往后依次设有第一上皮辊组、第二上皮辊组、第三上皮辊组、第四上皮辊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上皮辊组分别与四个罗拉一一对应配合。
各上皮辊组均包括两个上皮辊,第三上皮辊组的两个上皮辊具有沿其周向开设的第一环形槽,第四上皮辊组的两个上皮辊具有沿其周向开设的第二环形槽,第二环形槽与其前侧对应的第一环形槽错位布置。
进一步地,一罗拉通过轴承与两个罗拉架的前端转动配合,每个罗拉架的顶部均间隔固定设有三个罗拉座,其余的三个罗拉通过轴承分别与对应的罗拉座转动配合。
进一步地,两个罗拉架的后端通过摇架节轴固定相连,摇架的后端固定设置在摇架节轴上。
进一步地,罗拉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座,摇架节轴位于四罗拉的后侧,其两端分别与连接座固定相连。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上皮辊通过固定轴设在摇架的两侧,所述固定轴与摇架的底部可拆卸固定配合。
两个上皮辊位于固定轴的两端,且与固定轴的端部同轴转动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环形槽位于第三上皮辊组的两个上皮辊相互靠近的一端,第二环形槽位于第四上皮辊组的两个上皮辊相互远离的一端。
进一步地,二罗拉、三罗拉和四罗拉的后侧相邻分别设有集束器支架,集束器支架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罗拉座固定相连。
集束器支架上设有集束器,集束器具有前后贯通的过纱通道。
进一步地,第一、第二上皮辊组之间设有上销,上销与第二上皮辊组的上皮辊外侧套设有上皮圈。
一罗拉、二罗拉之间设有下销,下销与二罗拉的外侧套设有下皮圈,二罗拉驱动下皮圈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牵伸结构,可以同时喂入多组纤维进行复合牵伸,纺多组复合彩色纱,通过控制喂入速度,可以实现成分配比的任意变化,纤维混合均匀,复合效果极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合纺纱用粗纱机的牵伸结构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骐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骐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935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支撑防脱落挂板
- 下一篇:一种硅藻泥施工涂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