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余热回收再利用的综合智慧能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92426.0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17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红;刘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半山智慧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F28F2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弘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9 | 代理人: | 李蕾蕾 |
地址: | 610094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余热 回收 再利用 综合 智慧 能源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余热回收再利用的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属于综合智慧能源系统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对建筑内所有的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对余热进行再利用的供热装置,与供热装置相连接的余热水进水管、余热气进气管和加热水进水管;分别设置在余热水进水管、余热气进气管和加热水进水管上的余热水泵、余热气泵和加热水泵;所述供热装置包括保温箱,设置在保温箱内的加热釜,设置在加热釜外侧壁上,与余热水进水管和余热气进气管相连接的余热水管和余热气管,加热水进水管分别与加热釜的入口相连接,其中,加热釜至少有两个。本实用新型用于建筑余热回收再利用。
技术领域
一种建筑余热回收再利用的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用于建筑余热回收再利用,属于综合智慧能源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全球能源消耗每年都不同程度的增长,这也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上升,根据2020年5月观测到的二氧化碳浓度为417ppm,为300万年来最高,这也使得2021年成为了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三年之一。根据相关报道,全球能源需求降低5%可以使得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7%。目前,碳减排、碳达峰和碳中和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建筑领域已经超过工业和交通业成为全球耗能占比最高的领域,占到了全球社会总能耗的40%以上,同时也带来了超过30%的二氧化碳排放。因此,降低建筑相关能源消耗或提高建筑内的能源效率对实现全球节能减碳目标至关重要,也是响应国家战略和政策的必经之路。建筑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或废热,这一部分热量如果不加以利用则会被浪费或成为热污染源,与节能减排的目标背道而驰。
现有的专利中,已经有一些专利开始考虑对建筑中的废热、余热进行回收利用,例如专利CN107917483A提出了一种图书馆数据机房余热回收系统,该专利对数据中心热通道的热空气进行回收利用,用于图书馆内生活热水的供给,该系统仅仅面向图书馆,且余热量较小,通过电辅助加热器加热后仅能为小型热水器供能;而专利CN201720595937.7提出了一种利用能源站房余热的生活热水供应装置,该专利利用能源站运行过程中的废热给生活热水供热,但建筑自身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余热量巨大,该专利并未考虑使用此部分余热为能源站供热(供能)。
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1.无法对建筑内所有的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
2.对于回收余热中过程中,容易造成电能损耗等问题;
3.不便于余热回收后对余热的充分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余热回收再利用的综合智慧能源系统,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对建筑内所有的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建筑余热回收再利用的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包括用于对余热进行再利用的供热装置,与供热装置相连接的余热水进水管、余热气进气管和加热水进水管;
分别设置在余热水进水管、余热气进气管和加热水进水管上的余热水泵、余热气泵和加热水泵;
所述供热装置包括保温箱,设置在保温箱内的加热釜,设置在加热釜外侧壁上,与余热水进水管和余热气进气管相连接的余热水管和余热气管,加热水进水管分别与加热釜的入口相连接,其中,加热釜至少有两个。
进一步,所述加热釜的侧壁设置有向内凸的凸槽。
进一步,所述余热水管和余热气管并行缠绕在加热釜的外侧壁上。
进一步,所述保温箱内设置有将各加热釜分隔的隔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半山智慧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半山智慧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924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户型用餐边柜
- 下一篇:一种利用废弃建筑材料制作的坐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