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渐变线定向耦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89174.6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48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马兴望;王鹏;郑翠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5/18 | 分类号: | H01P5/18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郭燕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兴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渐变 定向耦合器 | ||
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了一种渐变线定向耦合器,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耦合接口、耦合电路板和电桥盒。耦合电路板设置在电桥盒内的屏蔽腔内,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和耦合接口设置在盒体外表面。输出接口和耦合接口在电桥盒的同一侧面上。耦合电路板上设置有耦合微带走线和耦合匹配电阻,耦合微带走线的主导线和副导线是并行且距离渐变的传输线,且其耦合系数呈切比雪夫渐变线渐变。副导线的一端电连接耦合接口,另一端电连接耦合匹配电阻。由于主导线和副导线的耦合系数呈切比雪夫渐变线渐变,使得定向耦合器宽频耦合度的连续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传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渐变线定向耦合器。
背景技术
定向耦合器是一种微波功率分配、合成的无源器件,是把两根传输线放置在足够近的位置使得一条线上的功率可以耦合到另一条线上。在通信行业中,定向耦合器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当今高速发展的3G和4G网络中。例如,在混频器中分割和结合功率、功率检测和采样来自源的功率用于电平控制及源调整、隔离信号源、在网络分析仪中分离入射和反射信号、允许扫频传输和反射测量以及在许多负载之间分配功率。从结构上定向耦合器一般分为微带和腔体两种。腔体耦合器的内部是两条金属杆,组成的一级耦合。微带耦合器的内部是两条微带线,组成的一个类似于多级耦合的网络。按传输线构成分,可由同轴线、矩形波导、圆波导、带状线和微带线来构成定向耦合器。按耦合机理来分,定向耦合器包括小孔耦合、平行耦合、分支耦合以及匹配双T。定向耦合器的参数包括耦合度、隔离度、方向性、插入损耗、输入输出驻波比、功率容限、频段范围和带内平坦度等。定向耦合器的两个输出端口的信号幅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一种应用特别广泛的耦合器是3dB耦合器,这种耦合器的两个输出端口输出信号的幅度是相等的。为了满足定向耦合器频率带宽要求,耦合器一般选用多节不同耦合度的耦合带,通过改变不同节耦合带的缝隙宽度来实现不同的耦合度,然而这种方法对于较窄的缝隙难以实现,同时不同耦合度带线间的跃变也容易产生不连续效应。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渐变线定向耦合器,用于实现一种耦合度连续性好的宽频定向耦合器。
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渐变线定向耦合器,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耦合接口、耦合电路板和电桥盒;所述电桥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耦合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电桥盒的盒体和盒盖扣合形成的屏蔽腔内,所述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和耦合接口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外表面;
所述耦合电路板上设置有耦合微带走线和耦合匹配电阻,所述耦合微带走线包括主导线和副导线,所述副导线与所述主导线是并行且距离渐变的传输线,所述主导线和副导线的耦合系数呈切比雪夫渐变线渐变;所述主导线的一端与所述输入接口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输出接口电连接;所述副导线的一端与所述耦合接口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耦合匹配电阻电连接,所述耦合匹配电阻用于为所述副导线提供耦合匹配阻抗。
一实施例中,所述耦合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第一连接支线、第二连接支线、第三连接支线和第四连接支线;所述输入接口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支线与所述主导线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出接口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支线与所述主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耦合接口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支线与所述副导线的一端连接,所述耦合匹配电阻通过所述第四连接支线与所述耦合匹配电阻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支线、第二连接支线和第三连接支线呈弧形。
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桥盒内部分别设置有独立的第一屏蔽腔、第二屏蔽腔和第三屏蔽腔;所述第一屏蔽腔用于电屏蔽所述第一连接支线,所述第二屏蔽腔用于电屏蔽所述第二连接支线,所述第三屏蔽腔用于电屏蔽所述第三连接支线。
一实施例中,所述主导线包括第一微带线,所述第一微带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支线和第二连接支线连接,所述第一微带线呈直线;
所述副导线包括第二微带线和第三微带线,所述第二微带线和第三微带线连接后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接支线和第四连接支线连接,所述第二微带线是与所述第一微带线并行距离渐变的传输线,所述第三微带线呈弧形;所述第一微带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微带线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891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