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型腔刮削加工的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88122.7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92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肖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维密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2 | 分类号: | B23D79/02;B29C33/38 |
代理公司: | 广东灵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8 | 代理人: | 肖丽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刮削 加工 刀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模具型腔刮削加工的刀具,其包括刀体、设置于刀体的型腔刮削刀刃以及设置于刀体的自拆槽刮削刀刃,所述自拆槽刮削刀刃设置于型腔刮削刀刃的任意一侧,或两个所述自拆槽刮削刀刃分别设置于型腔刮削刀刃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简单紧凑,刀体同时具有型腔刮削刀刃和自拆槽刮削刀刃,能够在模具加工时实现成型腔和自拆边槽的同步加工的模具型腔加工刀具,其解决了模具上的成型腔和自拆边槽需要分开加工的难题,有效地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以及自拆边槽的加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模具型腔刮削加工的刀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硅胶产品(像O型密封圈和X型密封圈等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往往会在其制造模具上的成型腔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自拆边槽,目前是让其产品成型后边缘会存留较多的边料,以便于后续的工序对其边料进行切除,从而提高硅胶产品生产的良品率和让硅胶产品的外观更加漂亮美观。但是,目前模具的自拆边槽的加工工序繁琐,必须先用型腔加工刀具先在模具上加工出成型腔,然后再换另一刀具分别在成型腔的两侧加工出自拆边槽;其加工过程需要更换刀具,其步骤繁琐,工作效率低,且自拆边槽加工的误差较大,不利于边料的成型,导致后序产品的边料不易于切除,影响产品的外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其刀体同时具有型腔刮削刀刃和自拆槽刮削刀刃,能够在模具加工时实现成型腔和自拆边槽的同步加工的模具型腔加工刀具,其解决了模具上的成型腔和自拆边槽需要分开加工的难题,有效地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以及自拆边槽的加工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具型腔刮削加工的刀具,其包括刀体、设置于刀体的型腔刮削刀刃以及设置于刀体的自拆槽刮削刀刃,所述自拆槽刮削刀刃设置于型腔刮削刀刃的任意一侧,或两个所述自拆槽刮削刀刃分别设置于型腔刮削刀刃的两侧。
其中的,所述型腔刮削刀刃的刮削端呈半圆状。
其中的,所述型腔刮削刀刃的刮削端呈叉形状。
其中的,所述自拆槽刮削刀刃的刮削端呈V型。
其中的,所述型腔刮削刀刃的最低端与刀体的距离L1大于所述自拆槽刮削刀刃的最低端与刀体的距离L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具型腔刮削加工的刀具,本刀具在模具上进行刮削,此时刀体的型腔刮削刀刃在模具上刮削加工成型腔,型腔刮削刀刃在加工的同时,两个所述自拆槽刮削刀刃同步在模具上刮削加工自拆边槽。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简单紧凑,刀体同时具有型腔刮削刀刃和自拆槽刮削刀刃,能够在模具加工时实现成型腔和自拆边槽的同步加工的模具型腔加工刀具,其解决了模具上的成型腔和自拆边槽需要分开加工的难题,有效地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以及自拆边槽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刀具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刀具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刀具另一结构的正视图;
图4为模具被加工后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成型腔;12-自拆边槽;21-刀体;22-型腔刮削刀刃;23-自拆槽刮削刀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维密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维密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881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泥处理系统
- 下一篇:基于英语字母训练的键盘式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