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电站用交直流系统防潮除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86708.X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99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斌;季晨;谢晓清;朱超;陈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30 | 分类号: | H02B1/30;H02B1/28;H02B1/56;B01D46/10 |
代理公司: | 盐城市苏知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9 | 代理人: | 耿丹丹 |
地址: | 212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直流 系统 防潮 除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电站用交直流系统防潮除湿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内壁右侧固定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柜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的内壁左侧固定安装有与过滤机构的内壁右侧固定连接的加热棒,所述柜体的左侧且位于过滤机构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均与柜体和过滤机构相连通的通风机构。该变电站用交直流系统防潮除湿装置,具有高效防潮除湿的功能,当柜体内部湿度过高时,可以通过循环吹风高效的进行防潮除湿,在吹热风时,热风循环使用降低了能源损耗,温度较高时可自动关闭,持续循环吹风避免了潮湿的空气在柜体中无法排出,造成安全运行事故的情况发生,降低了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电站用交直流系统防潮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在发电厂内的变电站是升压变电站,其作用是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馈送到高压电网中,变电站的交直流系统分别是指,变电站的控制电源是交流的还是直流的,使用交流电源控制开关的就是交流系统,使用直流电源控制开关的就是直流系统。
当环境湿度较高,温差较大的时候,潮湿的空气容易沿着门窗残留的缝隙,电缆沟或者是透气栅的缝隙进入到室内,且部分潮湿的空气更是会沿着柜体的缝隙进入到柜内,容易在拐角处进行聚集,而现有的交直流系统防潮除湿效果较差,潮湿的空气无法排出,可能会造成安全运行事故的情况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电站用交直流系统防潮除湿装置,具备高效防潮除湿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交直流系统防潮除湿效果较差,潮湿的空气无法排出,可能会造成安全运行事故的情况发生,具有较高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电站用交直流系统防潮除湿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内壁右侧固定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柜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的内壁左侧固定安装有与过滤机构的内壁右侧固定连接的加热棒,所述柜体的左侧且位于过滤机构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均与柜体和过滤机构相连通的通风机构,所述柜体的内部且位于温湿度传感器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柜体的左侧且位于过滤机构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均与柜体和过滤机构相连通的吸尘机构;
所述通风机构包括风机,所述柜体的左侧且位于过滤机构的下方与风机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有一端与过滤机构相连通的进风管,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有一端与柜体相连通的出风管。
进一步,所述柜体的正面嵌设有柜门,所述柜门的正面嵌设有玻璃窗,所述柜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底座。
进一步,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右侧与柜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一端贯穿并延伸到箱体内部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板。
进一步,所述箱体位于风机的上方,所述进风管与箱体相连通,所述箱体的正面嵌设有箱门,所述过滤板位于加热棒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横板的顶部开设有一端贯穿并延伸到底部的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通风孔均匀等距的分布在横板的顶部。
进一步,所述吸尘机构包括气泵,所述柜体的左侧与气泵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气泵的进气口连通有一端与柜体相连通的进气管,所述柜体的出气口连通有一端与箱体相连通的出气管。
进一步,所述气泵位于箱体的上方,所述加热棒、风机和气泵均与温湿度传感器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867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